第63章 怪獸 (第2/3頁)

\"爺爺應該試著放權,應該相信制度的力量和團體的力量,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個扛,可以考慮在六部九卿之上,再設一個機構……\"

朱元璋騰地站了起來,目露兇光:

\"放權?怎麼放?再設一個機構?設什麼機構?你是說恢復中書省吧?有誰值得咱信任?是李善長還是胡惟庸?是楊憲還是汪廣洋?\"

\"咱不是沒有放手讓他們幹過。可他們都幹了些啥?除了擅權亂政,就是結黨營私!胡惟庸還勾結韃子和倭奴,是可忍,敦不可忍?″

朱允熥被朱元璋嚇著了,連連後退。

幾千年來,中國一直在探索一種合理有效的治理方式,從秦漢起,中原王朝一直實行宰相制度。

朱元璋親手推翻了元朝,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就是:

\"委政權臣,上下矇蔽\"

洪武元年正月初七,朱元璋就釋出了一份十分冗長的詔書,系統闡述了自己的治國理念,決心效法周朝,天子總六官,六官總百事。

原來在朱元璋心目中,壓根就沒有中書省左右丞相的位置!

廢除中書省左右丞相是既定國策,白紙黑字寫進詔書了,卻被人無視了。

廢除中書省後,皇帝同時兼任丞相。

這在理論上不是不可以,但在現實中根本行不通。

朱元璋曾經創造了一項紀錄:

八天之內,處理了內外奏章1660份,奏事3391件!

即使是朱元璋這樣的工作狂,也大呼受不了,換了那些懶蟲皇帝,恐怕要當場嗝屁。

朱元璋不得不對廢除中書省所產生的弊端作出種種補救。

他先仿周制,設春夏秋冬四輔官,四輔官都是些學術大家,搞學術的人去搞政治,自然搞得一塌糊塗。

緊接著仿宋制,設立殿閣大學士,也是搞得不倫不類,形同虛設。

洪武十四年末,朱元璋將司法複審權和政務初審權賦予了翰林、春坊官。

為了防止大權旁落,又打了無數個補丁。

賦予翰林、春坊官很低的職銜。

不得與外廷發生公事往來。

不設固定人員。

沒有固定辦公地點。

說的了,就是高階臨時工。

事實上,在洪武時期,內閣只是翰林院的一個分支機構。

這樣一群人,既不可能對皇權構成威脅,又能起到顧問的作用。

相當於給馬戴上了一個頭套,基本滿足了朱元璋的既要馬兒跑,又不許馬吃草的要求。

充當這一差事的,一般是進士中的佼佼者,也有極少數有名望的舉人、秀才躋身其中。

科舉出身的齊泰、黃子澄、解縉都曾經擔任過這一職務,非科舉出身的方孝孺也擔任過這一職務。

他們品級不高,沒有實權,但影響力大的驚人。

因為他們是離皇權最近的人。

令朱元璋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在他眼中溫順聽話的小白兔,在經過漫長的演化之後,變成了一頭怪獸。

這頭怪獸,就是左右明朝命運的內閣。

到了永樂時期,朱棣繼續徵召官員輔政,並使之設有固定輔政地點,即文淵閣。而文淵閣位於紫禁城內,故名\"內閣\"

朱棣選入內閣的都是六七品小官,不管幹多少年,升到正五品的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就頂天了。

胡廣、金幼孜、楊士奇、楊榮、解縉、黃淮等,皆是如此。

到了朱高熾手上,內閣地位飛昇。

華蓋殿大學士為兵部尚書楊士奇,謹身殿大學士為工部尚書楊榮,武英殿大學士為禮部尚書楊溥。

他們

最新小說: 穿越三國做將軍 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小馬:編寫之眷 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 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 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 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 三國大軍溼家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 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 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亮劍:特戰小組恭喜發財 短影片:給古人紅色震撼! 大唐:不讓我種地,就把你種地裡 考前測試在發瘋 四合院的一股清流 盜墓:你們真的不是npc嗎? 開局貝利亞從吞噬哥爾巴開始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