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進入永樂三年閏五月,五月初一,朱允熥搬到進了永壽宮。
朱元璋嘟囔道:"你媳歸兒有孕在身,你不陪著她,卻陪著咱個老不死的幹啥?"
朱允熥笑道:"爺爺最疼我了,我總不能娶了媳婦就忘了爺爺吧?要是爺爺不放心,不如我叫藍靈兒也搬過來。"
偌大的永壽宮,數十間房子,到處透著古色古香的味道。
上千太監宮女,個個謹小慎微。
整個永壽宮裡,瀰漫著一股子死氣沉沉的味道。
第二天,藍靈兒就搬到了永壽宮,寶慶小公主便整日膩在她身邊。
永壽宮不時響起銀鈴般的笑聲、鬧聲。
人老了,最缺的就是活力。朱元璋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
郭惠妃也住進了永壽宮,專門照顧朱元璋的飲食起居。
朱元璋生性喜歡熱鬧,命朱標、朱楨、朱椿也到乾清宮中來吃飯。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朱標、朱楨、朱椿頻頻碰杯暢飲。
郭惠妃不停地為朱元璋夾著菜,"皇爺又瘦了,多吃點。"
寶慶是個人來瘋,人越多,越鬧騰。
一會爬到朱標腿上,一會爬到朱楨腿上,一會爬到朱椿腿上。
要不是就是將耳朵貼在藍靈兒微微隆起的肚子上,笑眯眯的問:"姐姐,弟弟什麼時候能的生出來啊?我都等不及了。"
藍靈兒羞澀地笑了。
吃完飯,郭惠妃、藍靈兒、寶慶到花園中散步。
朱元璋祖孫三代則圍坐在一起閒聊。
這時,寶慶跑了過來,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
不知不覺中,夜幕已經降臨。朱元璋看了看天色,說道:“不早了,你們都回吧。”
朱標和朱楨、朱椿起身告辭,朱允熥則扶著朱元璋回房。
朱元璋拍了拍朱允熥的手,語重心長地說:
“允熥你記住,家興則國旺,先齊家,然後才能治國。無論什麼時候,一家人都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你看六叔、十一叔,將來就是你的左膀右臂,四叔、十七叔就是你的依仗。”
朱允熥明白朱元璋擔憂,這是怕大宗和小宗之間發生齷齪,甚至刀兵相向,這在歷朝歷代都是屢見不鮮的。"
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爺爺放心,孫兒對叔父們一定會敬重有加,對兄弟子侄們一定會愛護有加。若宗室有什麼過錯,也一定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然後再約之以家法,實在不行,才約之以國法。"
朱元璋聽了十分欣慰,撫著朱允熥的背,說道:"有你這句話,爺爺放心了!你爹身體不好,你要好好幹,朱家將來就靠你了。爺爺最放心不下的是寶慶,你將來一定要善待她。"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朱允熥有一種不詳的預感,老爺子像是在作最後的囑託,難道他的到來,就真的不能改變歷史的既定軌跡嗎?
他的心裡一陣酸楚,"爺爺放心,小姑姑包在孫兒身上,孫兒絕不會讓她受一丁點委屈。"
朱元璋欣慰地笑了。
"孫兒還有一件事要跟爺爺說。"
"什麼事?"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洪武十四年和洪武二十五年編制的黃冊,十分虛假,許多人口和土地被隱匿了下來,朝廷大量賦稅被地方吏、豪紳侵吞,孫兒有意對黃冊制度進行革新。"
黃冊制度是明朝的核心制度,朱元璋聞言,倏地坐直了身子,片刻之後,又彎了下去,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朱允熥在說:
"想改就改吧,兒孫自有兒孫福,咱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