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科考共分為三級。
第一級為院試,考試者統稱童生,考試範圍是州縣,合格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從此脫離了平民階層,擁有了一定特權,免役稅,上堂不必下跪。秀才也是很難考的,錄取率不到百分之十。
第二級為鄉試,全省統考,三年一考,考試過關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只有百分之十的秀才有資格參加鄉試,而舉人的錄取率又不足百分之三。也就是說,一萬個秀才,只能產生三十個舉人,妥妥的地獄難度。
明朝初年人才奇缺,鄉試不限錄取名額,只要水平到了就錄取。
到了朱高熾洪熙年間,開始有了定額。
到朱祁鎮正統年間,鄉試錄取名額被固定下來。
南直隸一百五十名。
北直隸一百名。
江西六十五名,
浙江六十名。
福建五十五名。
直至最少的雲南為二十名。
鄉試是道分水嶺,考中者繼續往前衝,未中者打道回府,一輩子做個窮秀才。
第三級為會試,一群人均清北水平舉人己是人中龍鳳,再從其中選出一群蠱王,其慘烈程度不問可知。
考中者稱為貢生,第一名叫做會元,人尖子中的人尖子。
會試之後還有殿試,僅做排名,一律不做黜落。
經過這一程式,進士就成了\"天子門生\",非常之光宗耀祖。
一甲進士三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進士若干名,叫\"賜進士出身\"。
三甲進士若干名,叫\"賜同進士出身\"。
狀元例授翰林院修撰。
榜眼、探花例授翰林院編修。
其餘考選為庶吉士者,入翰林院。
餘者則授中書、行人、評事、太常或國子監博士,或授府推官、州同、知縣等七品外官。
舉人沒考上進士者,也有資格做官,或授小京職、或授府佐、或授州縣正官,或授教職。
明代透過會試,獲得進士身份者有名,而終生止步於舉人者有八萬餘人。
讀書,科考,做官,光宗耀祖,這是一條異常艱難,異常狹窄的道路。
可以想象,當北方舉人發現考中的全是南方人時,他們該有多麼憤怒。
為了防止這一極端事件的發生,朱允熥想盡了一切辦法。
他先後三次勸諫朱標,從今以後形成定例——
若北方舉人考中進士不足總進士錄取名額二成時,透過增補的方式補足。
對這一要求,朱標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
科考總的錄取名額是有限的,不可能給誰開綠燈,這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搏鬥。
朝廷如果給北方二成的保底名額,必然引來南方讀書人的巨大反彈,更加加深了南方和北方的對立情緒。
朱允熥聽了,也覺得是這個理。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順其自然了。
永樂二年二月十八日,會試如期舉行。
來自全國各地的六百八十名舉人參加了這一萬眾矚目的考試。
中書舍人劉三吾為主考,禮部尚書白信蹈為副考。
三月十九日,考試結果揭曉。
三月二十日清晨,劉三吾、白信蹈將新科進士名單和試卷呈給給朱標御覽。
朱標看罷名單,驚得從龍椅上彈了起來。
\"劉先生,為什麼考中者全是南方舉人?
北方舉人為什麼一個也沒有考中?這個榜單公佈出去會是個什麼結果?
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