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登上武勝山仰天長嘯,大有壯懷激烈之感,哪料想他一進河南境內就被白雲航派出的人手給盯上了。
這幫人都是洛河七姐妹手下的強人,現在卻是透過白雲航的關係洗白了,混進了信陽府的公人隊伍裡幹起了官差。
強人的極致就是公人,光憑著白雲航這個小縣令的面子不遠遠不夠,還是*著雨小將軍才把這些人安插進去,這幫人也是知恩圖報,第一時間就把李通這幫人看得緊緊的。
“好!”李通對於信陽府的第一感覺就是如此:“這信陽的父母官幹得不錯!”
這道路又寬敞又潔淨,到處可以看到鮮花,時不時有才百姓來稱讚信陽府尹大人的恩德,甚至送來了萬民傘。
他卻不知道就為了這第一印象,信陽府下了多少功夫,提前兩天動員人馬把信陽打掃得乾乾淨淨,經過的道路全都整修了一遍,又弄了幾百盆花過來。
總而言之,李通就這麼過境一次,信陽府可是花了血本,這次多虧了這幫新招安的強人,這些人不失綠林本色和丐幫幹了一場硬架,結果當時丐幫還想不服輸的時候,從丐幫總舵傳來了訊息,新任幫主讓當地的分舵暫時停幾天買賣,不過信陽府也答應事後給予補償。
至於李通看到民意,那民意全是製造出來的,中午信陽民眾推舉九位鄉紳前來晉見李查辦使,沒有一個不是大事稱讚的,甚至還有人當場送來了一場稱讚李通的長賦,李大人根本不知這駢文是在說什麼,他只知道上面說的是好話。
他鄭重其事地心了起來,回京之後還鄭重其事作為自己的政績給眾人傳閱,大家看過之後也是讚不絕口,連帶著寫駢文的那位老兄也得了個小官,直到許多年後,有個弟子看過之後說道:“弟子似乎在哪本書見過這篇文章!”
抄書抄到這份上也是堪稱一絕,李通覺得自己丟了面子,把那位抄書的老兄趕回河南老家去。可這事情還沒完,這位老兄吃了大虧之後恨在心,許多年後報復回來。
至於其他的玩意兒就更多了,甚至有人主張“李大人有大恩德於信陽,信陽民眾願為李大人建生祠一座!”
許多年前李通可是非常不恥魏閹的無恥行跡,甚至出口痛罵,可現在他已經沉迷於眾人的恭維之中,還有他的弟子王勘說了一句:“老師,請不要忘記了魏閹建生祠的故事!”
李通這才如夢初醒:“倒是老師忘了!咱們這次是查辦案子來的,若不是你一句提醒,老師就要背個攏民的罵名!這次來河南,不管那白雲航有什麼後臺,我這個做老師的一定要把他辦得身敗名裂!”
王勘正聲說道:“老師卻是說錯了!這白雲航有什麼後臺,這案情到底如何,我們到現在都一無所知,這案子的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不要搞得身敗名裂,要力爭秉公辦案!”
李通連聲說道:“還是你腦子好使!咱們這案子也力爭辦成個鐵案,讓上上下下都十分滿意!看來掌門的位置,還得由你來接啊!”
王勘卻是很謙虛地說道:“幾位師兄的才幹都較我強上太多,還得讓李天毅師弟來接掌吧!”
李通點點頭:“我這麼多弟子裡,當真你是聰明的幾個了!”
王勘是個苦命人,從小從苦水泡大的主,即使是千辛萬苦拜了李通當老師之後仍是苦上加苦。那麼多師兄師弟都盯著李通死後留下的位置,可王勘心裡清楚著,李天毅雖然對師兄弟許過很多諾,但那都是空話,他眼裡看得清楚,鐵李通終究還是個凡人,他這位置是給自己的愛子留著的。因此時時不忘加上一句:“天毅師弟果然是奇才啊,我們這一門的掌門位置最好留給李師弟!”
李通當即罵道:“胡說什麼!給我趕回去!”可心裡卻是十分受用,覺得王勘的話是說到了自己的心裡去了,所以王勘很是受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