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這一幕的謝家父子第一次對學兵軍擁有了信心,覺得,倘若學兵軍真正有心收復臺灣的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對於陳龍,更加的照顧。至於陳龍,自是更加堅定了回去的決心。
粵系海軍被學兵軍兼併以後,增加了許多具有學兵軍特色的訓練科目和內容,其中對陳龍影響最深的便是每兩天一節的文化課。歐陽雲在部隊推廣文化課的初衷,本是為了掃除文盲,提高整個部隊計程車兵素質,不過隨著學兵軍部隊的擴大,負責具體之一事務的政治主任還有各級指導成長起來,現在這文化課所起的作用可就多得多了。首先,文化課增加了部隊的凝聚力。其次,隨著知識面的拓寬,官兵們心目中一些懵懵懂懂的東西變得清晰起來,使得他們對參軍當兵、保家衛國有了深刻的認識,並且變得越來越有主見了。
比如說陳龍,這幾天他在尋思如何回福建的同時,心中升起了另外一個念頭。倘若自己回不去,那怎麼辦?難道真要在這裡當一輩子漁民嗎?不,決不,身為軍人,保家衛國乃是天職,既然我還是學兵軍一份子,中**人一份子,自己就有責任繼續戰鬥。可是,在這裡怎麼戰鬥呢?嗯,是不是可以像游擊隊學習,發動當地群眾呢?
陳龍能產生這樣的念頭,完全得益於文化課的學習。文化課上,一旦學兵軍有新的戰事,教官(其實就是政治主任或者各級指導)都會及時在課上講出來,有的時候還會組織官兵討論,某一仗打得如何,是不是有更好的策略。有一段時間,因為日軍大肆圍剿鷹崖山游擊隊的原因,那幾節文化課上,教官都會先通報鷹崖山最新戰況。而陳龍受益於這些講敘,自然而然的產生了這樣的念頭,而且,這個念頭一旦產生便打消不了,牢牢的佔據了他的大腦。
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陳龍決定先和謝洛陽商量此事。謝家三父子裡,父親謝漢民還有老大謝長安都顯得太過沉穩了,而謝洛陽卻是標準的熱血青年一個,所以,陳龍覺得先徵求謝洛陽的支援比較容易。
陳龍的判斷很準確,他抽到一個和謝洛陽獨處的機會,才將想法說出來,謝洛陽立刻激動的表示了支援:“陳大哥,你想在臺灣發展游擊隊打鬼子,太好了!算我一個啊!”
“行,不過你要先答應我一件事。”
“只要能打鬼子,別說一件事,十件事百件事我都願意。陳大哥,你要我做什麼?”
“這事千萬不能讓你爸和你哥知道。”
“啊?!為什麼啊?我爸和我哥都恨日本人,他們一定會支援我們的!”
“我知道,但是目前時機還不成熟。你能做到嗎?”
“好,我聽你的!”
陳龍所謂的時機還不成熟,其實是沒把握說服謝漢民還有謝長安,因此他的打算是先把謝洛陽拉下水再說。雖然說這樣做似乎不地道,但是隻要真的能在臺南拉起一支隊伍,陳龍便覺得,即使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也是值得的。
日本人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已經趨於穩定,因此,像謝家所住的邊遠地區,日本人並不是很多。這讓陳龍在選擇動手目標的時候很費了一番功夫。其間,甚至冒著危險去了一趟鎮子,這才找到了合適的動手目標。
陳龍選中的是鎮警察局一個叫中田究二的警長,之所以選擇他,因為這個鬼子十分愛貪便宜,仗著自己警察的身份,動輒就到附近的漁村以種種名義訛詐金錢,在當地民怨很深,正適合拿來祭旗。
陳龍花了三天時間整理出了中田的行動規律,隨即便決定在當晚動手。是夜十二點多鐘,等謝漢民和謝長安睡熟以後,他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