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漏雨,下面進風。
經常是外面大雨,裡面便小雨,淋溼了人不要緊,要是萬一打溼了試卷,那就只有阿彌陀佛,三年後再來咯。
於是一些天資聰穎的先輩們,便會提前做好預備措施,買一方油布,兩端縫合在兩根竹棍上,只需用時將竹棍往牆上一撐開,便是一個不漏雨的號頂了。
張成有過一次鄉試的經驗,知道其考舍的環境之差。
早年間建的老字號考舍還是合乎標準的,只是後期成化正德年間的兩次擴建的考舍,承建的地方官均偷工減料,私自縮小尺寸。
若是不幸被分到了後期承建的偷工減料的尾子號考舍,那才是憋屈,猶如蜂巢般大,三天之內,考生吃住拉都在考舍裡面解決,連伸腰都會擱到頭,簡直猶如坐在馬桶上寫字一般,只能用“難受”兩個字來表達。
張成有過一次的經驗,不一會張成就買好了考試所需的筆墨紙硯均有多餘備用,然後備足了三天所需的乾糧,與應對突發情況的油布,便回到了客棧準備應該接下來的鄉試。
第二天便是嘉靖十九年農曆八月十六,秋闈的日子,八月十六日天還沒亮,武昌貢院外面已經人山人海了。
只等到五更時,貢院外先放了三聲炮,把最外面柵欄門開啟,又放了三聲炮,開啟了前大門,最後三聲炮後,開啟了龍門。
九聲炮響之後,街上儀蓋如雲,湖廣巡撫顧璘帶著湖廣佈政使武昌知府等等一些列部屬出現,
在貢院門口擺起香案,只見顧璘身著大紅官袍,頭戴金邊黑紗烏紗帽,腰間繫著一條金邊花犀帶,率先行完禮後,便站在中央。
只見兩邊衙門書辦紛紛下跪喊道“請三界伏魔大帝關勝帝君下界鎮壓,”“又請周將軍巡場”,最後“跪請文曲星帝君進場主試”。
這套儀式用那約半個時辰,完畢後,便迎接應試官入場。
在祭完孔子,發完毒誓之後,便將貢院內裡裡外外仔細檢查了個遍,確認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問題後,便開始迎考生入場。
只見有兩隊身穿大紅色號服計程車兵,一隊手持紅旗,一隊手持黑旗,從貢院裡走了出來,站在柵欄前高呼道“恩鬼進,怨鬼進,有恩報恩,有仇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