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旬末。
趙禎召參知政事文彥博、禮部侍郎孫沔、御史中承餘靖以下官員數十人,赴崇政殿後水閣,分別任命為編排官、封彌官、出義官、初考官、覆考官、點檢官、對讀首、詳定官,並設定編排所、考校所、覆考所、詳定所等臨時機構,為次日的殿試做準備。
現在殿試還不似北宋後來的那樣,不遺落舉子。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殿試這一關,依然不是必中進士。所以,馮京、範純仁等人一點都不敢大意。
到了殿試這一步,詩賦、經義反而成了陪襯,最重要的是時文策論,畢竟國家選材,選的不是詩人。能走到這一步的,說明都是勤學肯練的有用之才,下一步就要看他們對時事的把握,還有文章的好壞了。
蘇洵也是倒黴,糟到沒朋友的詩,賦把他擋在了殿試門外。不然,以蘇老鬼的文章,估計一眾考官也得看得自愧形骸。
殿試只有一天,不似鄉、會兩試,要一連考上好幾天,考完就回家等訊息。崇政殿上的官員不能閒著,要彌封、糊名、初複審考,由詳定官排出名弟,最後拆彌對讀。
不過,一拆名,大夥就不淡定了。。。
頭名大出所料,乃是范仲淹之子範純仁,而一直被大家認為是狀元不二人選的馮京,屈居榜眼。探花之榮,則落到了太學名仕屈元讓的頭上。
且觀瀾書院還有一個叫陳…希亮的眉州舉子,位列十名之內。
餘靖和孫沔看文相公的眼神兒都不對了。心說,你丫不會是舞弊了吧?十位之中觀瀾佔了三個,狀元、榜眼皆出於此。而且,誰都知道,範純仁是文彥博的師弟。你這也太明顯了,把師弟都排在馮京前面去了。
文彥博臉色青一陣、紅一陣,這個結果,他也沒想到。
他還真沒有徇私的意思,確實是按照正常水平來排的。範純仁詩賦的水平雖不及馮京,但一篇《宋夏兵糧論》作得卻是大氣磅礴,言之有物,很多關於兵制、糧道、據守方面的論述,連他這個經略西北多年的宰相,也暗暗叫絕。
見餘、孫二人眼神不善,文相公就算再彪悍也得避讓三分,在二人的注目之下,只得把範純仁的名次挪到了第四。。
而那個陳…希亮。。。。文彥博心說,也只好委屈你了。。。。直接排在了十名之後!
餘靖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倒不是看觀瀾不順眼,只不過殿試除了考生自身的實力,還要考慮諸多因素。十名之中三位觀瀾學子,狀元、榜眼同出一院,而且詳訂官還和考生占親帶幫,難免落人口實。他們這些監考閱卷之人,自然也要受到牽連。
二人滿意,文彥博才把排好的名次呈到趙禎面前,最後拍板的,當然是大宋官家。
一般這個名次皇帝是不會動的,一來,得給宰相一個面子;二來,能來閱卷的都是朝中有學問的官員,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習慣性地拿起考生的作文挨個看了起來,一看之下趙禎不禁皺眉,這第四的考生明顯比前三位水平更高,作文更勝一籌,為何排到了三甲之外?
一看卷首,越禎恍然。原來是範卿之子純仁,看來,文彥博是想避嫌。
對此,趙禎並沒有說什麼,準備傳臚之後照此發榜。殿試名次,有時候確實不是按水平排名就能說得清的。。
只不過,後來趙禎改主意了。。。。
所謂傳臚,就是把殿試頭十名叫過來,進行一輪口試。也就是和皇帝聊個天,看看是不是真有本事。
這個聊天說重要也不重要,一般傳臚就是走個過場,就算皇帝對某位考生印象極好,也不會動排名。
說重要,這確是一次天大的造化。
皇帝如見新科進士,這是考生給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