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殲滅其第八軍 美國的一個有戰鬥力的老軍 ,則第二個問題 美國和中國宣戰 的嚴重性雖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時的形勢就變為於革命陣線和中國都是有利的了。這就是說,朝鮮問題既以戰勝美軍的結果而在事實上結束了 在形式上可能還未結束,美國可能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承認朝鮮的勝利 ,那麼,即使美國已和中國公開作戰,這個戰爭也就可能規模不會很大,時間不會很長了。我們認為最不利的情況是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不能大量殲滅美國軍隊,兩軍相持成為僵局,而美國又已和中國公開進入戰爭狀態,使中國現在已經開始的經濟建設計劃歸於破壞,並引起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對我們不滿 他們很怕戰爭 。”從這份電報可以鮮明地看出:其一,毛澤東考慮問題,完全是從朝鮮人民、中國人民以及東方和整個革命陣營的利益出發的。其二,為了從事這一正義的戰爭,已經下定最大的決心,敢於冒最大的風險,即美國可能公開向我宣戰,並轟炸我國各大城市和邊境,並使我已經開始的經濟建設遭到破壞。其三,指出形勢發展的關鍵是志願軍出動後能否戰勝美軍。
六天以後,即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發出了《關於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
一 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
二 中國人民志願軍轄十三兵團及所屬之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四十二軍,及邊防炮兵司令部與所屬之炮兵一師、二師、八師。上屬各部須立即準備完畢,待令出動。
三 任命彭德懷同志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四 中國人民志願軍以東北行政區為總後方基地,所有一切後方工作供應事宜,以及有關援助朝鮮同志的事務,統由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同志排程指揮並負責保證之。
五 我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境內,必須對朝鮮人民、朝鮮人民軍、朝鮮民主政府、朝鮮勞動黨 即共產黨 、其他民主黨派及朝鮮人民的領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愛和尊重,嚴格地遵守軍事紀律和政治紀律,這是保證完成軍事任務的一個極重要的政治基礎。
六 必須深刻地估計到各種可能遇到和必然會遇到的困難情況,並準備用高度的熱情、勇氣、細心和刻苦耐勞的精神去克服這些困難。目前總的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於我們有利,於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們堅決勇敢,善於團結當地人民,善於和侵略者作戰,最後勝利就是我們的。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
從這個命令裡,我們強烈感到,它通篇都滲透著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和熱情。尤其第五條,它日後成為中國軍隊與朝鮮人民親密團結、共同戰勝敵人的政治保證。在朝鮮人民心目中,不僅留下了中國軍隊崇高的形象,而且中朝人民間結成了最珍貴的友誼。在1958年志願軍撤軍期間,朝鮮人民送行的眼淚幾乎灑溼了朝鮮的國土。那種難分難捨的情景,你是在任何地方和任何軍隊中也找不到的。
大勇篇(6)
還有一份10月13日的電報,那是周恩來在蘇聯商談期間,毛澤東發給他的。這已經是距志願軍出兵的10月19日不足一週了。這則電報說:“與政治局同志商量結果,一致認為我軍還是出動到朝鮮為有利。在第一個時期可以專打偽軍,我軍對付偽軍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線以北大塊山區開啟朝鮮的根據地,可以振奮朝鮮人民。在第一時期,只要能殲滅幾個偽軍的師團,朝鮮局勢即可起一個對我們有利的變化。”又說,“我們採取上述積極政策,對中國,對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