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往長安一行。少林寺不會跑了,《九陽真經》也不會長腿跑了。他這次下山,也有遊歷這古代世界之意,領略沒被科技時代破壞汙染的山川美景、人文風情。
長安乃是離終南山最近最大的城市,終南山也是這座漢唐古都的天然屏障。在長安城中,向南遙望,便可望見終南山的山脈。而在終南山巔,向北瞭望,亦可見長安城的輪廓。
詩仙李白有一首寫終南山的詩云,“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秀sè難為名,蒼翠rì在眼。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捲。心中與之然,託興每不淺。”李白的這首詩,便是在長安所寫。這“出門見南山”,便可見距離極近了。
《九陽真經》就在少林寺裡,不會長腿跑了,所以尹治平也不急於這一時半刻,決定先往這個世界的古時長安一遊,順便也在長安買匹馬代步。
因終南山與長安城離得很近,所以,尹治平於當rì午後便趕到了長安城中。長安城中便有全真派的一處分道觀,尹治平也不用去找客棧,可以投宿於此。
但尹治平進城之後,並沒有急著先去找這座道觀,而是先獨自一人在這座長安古城中信步而行,四下游覽了起來。
長安乃是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久的城市。從奴隸制臻於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會達到巔峰的盛唐,先後有十三個朝代以長安為都城,故長安被稱作十三朝古都。
北宋時長安隸屬永興軍路,稱作京兆府。南宋時被金人佔領,金延稱京兆府,並改置為京兆府路。這時金國被蒙古所滅,這座十三朝古都便也落在了蒙人的手中。
長安在唐末時,歷經五代戰事之亂,早已十分破敗。北宋建立後,又以其為軍府,為與西夏兵事的後方基地,已不復盛唐時作為都城的榮耀與繁華。北宋時期,長安本來便沒怎麼建設與恢復。到了此時的南宋,又先後淪陷入金人與蒙人的手中。蒙古從金人手中奪取長安,也是免不了一場戰事的。
這時,長安落到蒙古人手中也不過幾年,那場奪城的戰事結束未久,影響還在。所以,這時的長安顯得十分破敗蕭條。城外,到處可見殘磚破瓦與破敗的房屋,十室九空。就連城牆上也殘留著許多戰事的痕跡,破損、焦痕等等,都還沒有修復。城內,行人寥寥,市井蕭條,路人大多行sè匆匆。雖然大城的規模還在,可卻已顯得暮氣沉沉,早不見漢唐時的繁華與朝氣。
尹治平隨意逛了幾條街後,便不由大失所望,也沒興趣再遊覽,尋人問過了路後,便往全真派長安城中的那處分道觀而去。
---------------
三謝綾絕戀書友的打賞,不過那兩張更新票,恐怕要辜負了。
第四章全真分觀一馬難求
全真派在長安城中的這處分道觀,叫做京安觀。這座京安觀,是一座擁有百年悠久歷史的老觀,原本並非歸於全真派下,觀中自有其道法傳承。但因後來這座道觀維持rì艱,又恰逢全真派崛起壯大,觀主便帶同觀中弟子連同道觀,都盡數轉投全真派下,於是這京安觀便成了全真派下轄的一座分觀道院。
主持這座京安觀的道士名叫於道顯,也算是全真派的三代弟子,是掌教真人馬鈺的門下。但於道顯卻並非“志”字輩的弟子,他乃是從別家道派轉投而來,又是帶藝投師,並未改名,所以非是全真教的正傳弟子,算作是教外別傳。
其實這於道顯就正是原本京安觀的觀主,也正是他於十多年前作出決定,全觀上下連同道觀,都轉投於全真門下。他自己本人,則拜了掌教馬鈺為師。
於道顯這種原本就是道士,自別家轉投而來的,在全真教中,其實也算不少。京安觀也並非個例,全真教各地的分教觀中,這種舉觀自獻而投的也有不少。還有就是全真教自家購置或是自行修建的,也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