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行字是這麼寫的:
跋山涉水入深山。
求仙問道終無緣。
聖人傳藥不傳火,
自古火候少人知。
刻字之人只是一個普通人,自然沒有神念留下,這字寫的歪歪扭扭,其意也極其哀怨。
那閒人有機緣見仙聽道,卻哈哈一笑,當聽了個笑話,下山去了。回去之後,四處分說,當了笑話講。
而有真正想要求仙問道之人,一聽此事,立刻跋山涉水,上了山來,苦苦尋找,終於找到了這洞來。誰知到了此處,古月仙卻已離開了凡間,只留下了這四句話。
這有心人一心求仙緣,卻求而不得,不知是怨那閒人胡說八道,氣走了真仙,還是埋怨仙人只留仙言妙語,卻不留修行真秘,故此留字下來。
短短五十六個字,道盡了數百年前發生在此中的故事,師子玄和張瀟一時都看的有些入迷。
而那阿青卻是傻了眼,見這裡空空如也,根沒有人,不由尖叫道:“人呢?人哪裡去了?”
被她這一叫,兩人都回過神來。
師子玄說道:“這裡好久沒有人來過了。阿青,你親眼所見,是否可以證明貧道所言不虛?”
阿青啞口無言,但由自不相通道:“怎麼會這樣?難道他把我留下來,就是當個替死鬼?”
師子玄說道:“正是。”
阿青沉默不語,趴在地上,渾身發抖。
張瀟長嘆一聲,說道:“一路追來,終究還是撲了個空,今rì卻是白來了。”
師子玄卻說道:“道友,你不必憂心,我雖不知這蕩魔真人去了何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此人絕對沒有離開府城。”
張瀟眼睛一亮,說道:“哦?道友,你竟擅長推演之道,是否已知此人行蹤?”
師子玄說道:“只知此人還在府城之中。有句俗話,叫做燈下黑。人都有僥倖心理,沒準認為道友你撲了個空,就不會再在此地停留,卻是個金蟬脫殼之術。”
張瀟點了點頭,說道:“雖是在府城,但府城之大,只怕也不好找啊。”
師子玄微微一笑,說道:“事在人為。我們想要找人,又在府城之中,無疑是大海撈針。但若是讓那人來找我們,卻是容易。”
張瀟若有所思,說道:“道友,你是否有什麼好主意?”
師子玄笑呵呵說道:“好主意沒有,餿主意倒有一個。不過卻需要此妖來幫忙。”
阿青一聽,頓時說道:“仙長,請你說來,只要你饒我不死,不打滅我的靈智,我願為仙長驅策。”
師子玄說道:“可以。抓到此人之後,我要你隨我回山,百年之內,不得出山害人,從此要受我戒律,你可願意?”
阿青一聽,心中暗道:“這道人話說的好聽,只怕和那真人一般,也是個sè中餓鬼,還能有什麼花招?現在我小命在他手中,只能應他。”
這般想來,阿青說道;“我願意。”
師子玄點頭道:“好,那你化作人形來。”
阿青搖身一變,化作了那綠裙女子,妖嬈風姿,看的師子玄卻是不喜,淡然道:“且去了這身風塵相。”
阿青暗道:“這道人不喜歡成熟的,莫非喜歡阿離那種清純的?”
想了想,再一變,卻是變成了一個清秀女子,衣衫也是十分保守,看起來水靈靈的,旁人看來,只怕還會當她是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
師子玄看了一眼,沒有說什麼,對張瀟說道:“道友,我們先回那水汙洞吧。先將此地之事處理完,再做打算。”
張瀟點頭道:“理當如此。”
三人離開,臨走時,師子玄和張瀟對著這無名洞府,拜了三拜,以示對那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