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明天開始用筆記本碼字,能碼多少算多少。
本書不會太監,我用生命發誓。(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一章 公爺回府
朱厚照和儀仗進城了,扔給文官們一個冰冷的背影。
一干勳貴和太監僅隨其後,文官們面面相覷,互相搖頭嘆息了一陣,也跟在皇帝儀仗後面進了城。
張永和戴義刻意走在後面,剛才聖駕在前不便多說,這會兒二人眉開眼笑地跟秦堪拱手施禮,秦堪也急忙笑著還禮,三人寒暄了一番,說了說各自別後幾件趣事兒,方才冷肅的氣氛頓時如春風化雪般融開了。
三人敘舊片刻,這才拱手作別,張永和戴義扭過身,看著魚貫入城的文官時,滿面笑容的二人頃刻間變得面若冰霜,盯著文官的眼中閃爍著兇光。
秦堪笑了,皇帝不急是真的,太監不急是假的,今日這事,帶頭的文官決計討不了好,張永和戴義看來是打算殺幾個文官給朱厚照出氣了。
說來太監確實是皇帝最忠心的家奴,“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觀念在太監們身上得到最直接的體現,朱厚照今日在安定門受的委屈,張永和戴義若不幫他找補回來,還算是稱職的天家家奴嗎?
以前劉瑾在位時,秦堪像個任勞任怨的救火隊員,劉瑾前腳放火,秦堪後腳撲火,不知在劉瑾的屠刀下救回了多少革命老同志。誰知世態炎涼,劉瑾死後,文官們彷彿得了集體失憶症,絲毫記不得秦堪曾經做過的善事,一個個將秦堪當成了眼中釘,直欲除之而後快。
幸好秦堪不是聖人。不必像聖人那麼傻,左臉讓人打完了繼續把右臉伸上去。
所以這一次當張永和戴義目露兇光之時,秦堪決定袖手旁觀,必要時他不介意給文官們補上幾刀。
朱厚照的儀仗隊伍進了皇宮,最後一名舉著天子龍旗的力士走進巍峨莊嚴的宮門後,皇宮的大門砰地一聲關緊,將滿朝文武關在門外,留給大臣們的只有冰冷的朱漆銅釘。
文官們怔怔站在宮門外,隊伍寂靜無聲,三位內閣大學士互瞧了一眼。苦笑搖頭。以工部給事中胡帛為首的十餘名言官御史臉色蒼白站在隊伍中。渾身瑟瑟發抖,眉宇間一片黑青,此時若有算命的經過,只消朝他們臉上掃一眼便能一語斷定。這幫傢伙印堂發黑。大凶之兆……
半個時辰後。文官們三三兩兩無言散去,沒過多久,如虎如狼的東廠番子拿著東廠督公戴義的手令。凶神惡煞地衝進了胡帛等人的家宅,十餘名言官盡數緝拿入詔獄,家眷妻小亦被鎖拿。
*******************************************************************
秦堪騎馬出了京師城,放心地把雞飛狗跳的風光讓給了東廠,他相信東廠一定不會讓他失望,更不會讓朱厚照失望,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文官們大概不會太快樂,他們很快會看到一幕權奸鷹犬怎樣殘害朝廷忠良,然後悲呼那位不知已投胎到哪個世紀的先帝魂兮歸來……
很可笑的心思,自己為非作歹不拿皇帝當幹部的時候絲毫不覺得有錯,一旦有人朝他們動刀子便理所當然地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大聲哭嚎,聲音哭小了生怕世人不知道刀子割在他們身上多痛,這毛病大抵應是南宋宰相文天祥傳染給他們的,只可惜文相一身忠肝義膽卻失傳了。
…………
歸心似箭,一騎絕塵。秦堪罕見地在城外的官道上放馬狂奔,一眾侍衛跟在身後忙不迭打馬緊跟。
算算日子,離京平定寧王之亂有半年了,今日才回京,對家的思念彷彿一團淋了油的烈火,怎麼也撲不滅。
城外官道兩旁的景色飛速倒退,秦堪迎著呼嘯的寒風,冰冷的雪粒打在他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