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經》所記載的事情怪物,我不敢去說它。”其實,不敢說,就是認為它毫無根據。崑崙山很高,山上有玉泉、華池,是世人都聽說過的,至於張騫親自到過卻沒有那事實。考察《尚書·禹貢》,九州的山河,希奇古怪的東西,金玉的珍品,沒有不完全記載下來的,就是沒有說崑崙山上有玉泉和華池。按照太史公的說法,《山經》、《禹本紀》都是沒有根據的假話。
【原文】
31·10凡事難知,是非難測。極為天中(1),方今天下在禹極之南(2),則天極北必高多民(3)。《禹貢》“東漸於海(4),西被於流沙(5)”,此則天地之極際也(6)。日刺徑千里(7),今從東海之上會稽鄞、■(8),則察日之初出徑二尺(9),尚遠之驗也。遠則東方之地尚多。東方之地尚多,則天極之北,天地廣長,不復訾矣(10)。夫如是,鄒衍之言未可非,《禹紀》、《山海》、《淮南·地形》未可信也(11)。鄒衍曰:“方今天下在地東南,名赤縣神州。”天極為天中,如方今天下在地東南,視極當在西北。今正在北(12),方今天下在極南也。以極言之,不在東南,鄒衍之言非也。如在東南,近日所出,日如出時,其光宜大。今從東海上察日,及從流沙之地視日,小大同也。相去萬里,小大不變,方今天下得地之廣,少矣。
【註釋】
(1)極:北斗星。
(2)禹:疑是衍文。“禹極”義不可解。下文有“方今天下在極南也”,可證。(3)高:下有“東方之地尚多,則天極之北,天地廣長,不復訾矣。”是以東方之地尚多,推證天極北之地必尚多;本句是以極南的中國人眾多,推證天極北的人必尚多,故疑“高”系“尚”字之誤。
(4)漸:到。
(5)被:這裡是至的意思
(6)則:疑“非”字之誤。下文言“日刺徑千里,今從東海之上會稽鄞、■,則察日之初出徑二尺,尚遠之驗也。遠則東方之地尚多。”這說明東海不是天地的最邊沿,可一證。又言“今從東海上察日,及從流沙之地視日,小大同也。相去萬里,小大不變,方今天下得地之廣,少矣。”這又說明東海、流沙不是天地的最邊沿,可二證。又言“東海、流沙、九州東、西之際也。”這是直接說明它是中國東西的邊沿,而不是天地的最邊沿,可三證。
(7)刺徑:直徑。
(8)鄞(yín銀):縣名。東漢時屬會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省鄞縣東五十里鄞山下。■:《漢書·地理志》作“鄮”,可從。鄮(mào冒):縣名。東漢時屬會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省鄞縣東三十里,鄮山北的官奴城。
(9)則:無義,疑是衍文。
(10)訾(ī姿):估量。
(11)山海:疑“山經”之誤。上言“案禹之《山經》,淮南之《地形》”,又言“至《禹本紀》、《山經》所有怪物”,又言“案太史公之言,《山經》、《禹紀》,虛妄之言”,可證。(12)根據文意,疑“今”下奪一“極”字。下文言“從雒陽北顧,極正在北。東海之上,去雒陽三千里,視極亦在北。推此以度,從流沙之地視極,亦必覆在北焉”,可證。
【譯文】
凡事難於識別,是非難於判定。北斗星是天的正中,如今中國在北斗星的南面,那麼北斗星的北面一定還有很多人。《尚書·禹貢》載“東面到海,西面至沙漠”,這不是天地的最邊沿。太陽直徑有一千里,現在從東海邊上會稽郡的鄞縣和鄮縣,觀察太陽剛升起時直徑只有二尺,這就是太陽離東海還很遠的證明。太陽離東海還很遠,那麼東方的土地就還很多。既然東方的土地還很多,那麼北斗星的北面,天地廣闊,就更不可估量了。照這樣說,鄒衍的話就沒有可指責的,而《禹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