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熙搭檔拍戲的徐銘錚也閒了下來。剛才一直在旁邊看著拍攝的徐銘錚見著蘇熙,一個人悶悶不樂的往小溪的另一邊走,不由跟了上去。
“蘇蘇,你等等我。”徐銘錚一直都不叫蘇熙林妹妹,他總是這個名字怪怪的,叫著不順口,偏要叫蘇熙為“蘇蘇”。
“寶二爺!”蘇熙停了下來,有些疑惑的看著跟在自己身後的徐銘錚。
“我們走走,那邊園子裡的芙蓉花應該開了,我們去看看。”徐銘錚幾步追上蘇熙,和她並肩而行。
“好啊!”
兩人沿著小溪,慢悠悠的往芙蓉園散步而去,一高一低的背影,很是和諧。
“蘇蘇,你剛才的表演,我看了。就像導演說的,美則美矣,總缺少一些東西。”徐銘錚腳步不停,突然開口說道。
“可是我就是不知道缺什麼啊?黛玉葬花不就是應該這樣嗎?”蘇熙皺著眉頭,一臉糾結。
“黛玉葬花這樣表達的確沒錯,還很美。但是黛玉現在是遺落凡間的人,不是那不食人間煙火的絳珠仙草,身上除了仙味,還應該有人情味。”
“怎麼說?”
“你想想,黛玉是為何去葬花的?”徐銘錚為蘇熙分析。
蘇熙不由一想。原文中寫道黛玉去訪寶玉,因晴雯不開門,吃了閉門羹後悶悶不樂。轉眼又見寶玉送寶釵出門,更生誤會,以為是寶玉吩咐晴雯故意不見自己,不由心生悲涼,更觸動寄人籬下的淒涼心境。於是含淚葬花,借落花悲嘆自己不幸的命運。那時候的黛玉覺得寶玉無情,並不是真心對自己,想到自己無人憐惜,而眼前同病相憐的花也是無人憐惜,便想給花一個好去處。
漸漸的,蘇熙就明白了徐銘錚的意思。黛玉葬花不是隻有對花的惺惺相惜,對自己命運的無聲悲嘆,也有對寶玉的多情的怨恨,認為自己一腔真心錯付的悲嘆。而這些,在寶玉和黛玉的對話中就能明白,完全就是情人之間解除誤會的對話啊。
明白過來的蘇熙鄭重的給徐銘錚行了一個蹲禮,徐銘錚也沒推辭,倒是實實在在的受了蘇熙這一禮。明白問題所在的蘇熙也不願再去什麼芙蓉園散心,繼而轉身,和徐銘錚一起,再次回了拍攝場地。
“咦,你們回來了?”百里慧是看著兩人離開的,固有此問。
“是的,百里導演,我知道缺的是什麼東西了。”蘇熙一臉笑容。
“真的!那好,這一段拍完,就拍黛玉葬花。”百里慧高興的說。反正資金雄厚,百里慧也不吝嗇這些膠片。
蘇熙再次站到了原來的位置,導演一聲開始,蘇熙身上的感覺瞬間變了。雖然依舊是飄飄若仙,但卻有一股顧盼自憐的人情味,看的百里慧眼睛一亮,頓時明白剛才到底缺的是什麼,缺的就是這種接地氣的人味。蘇熙演的太仙了,對花是一種憐惜,卻沒有一種同病相憐的共鳴,沒有那惺惺相惜的自憐。而那種不能言語的憤恨,似乎是對心上人的怨念,讓百里慧更是叫好。沒有這種感覺,這一段葬花就是單純的表演,完全和前後劇情銜接不上。
林黛玉(蘇熙)惜花葬花,有感於自身的寄人籬下,便在山坡上哭唱《葬花吟》。而已經尋來此處的寶玉(徐銘錚)聽到“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句,不覺慟哭于山坡之下,懷裡兜的花更是散落了一地。想到各位姐姐妹妹終歸有無可尋覓之時,自己有安身何在,更是面露悽然,悲涼之色溢於言表。
林黛玉(蘇熙)聞得悲聲,便轉頭看去,想尋這和自己一般的痴人,沒想到卻看到的是寶玉,臉色一變。啐了一句“短命”,又忙掩住口,長嘆一聲,抽身便走。寶玉當然不會就這樣讓黛玉走了,立馬跟了上前。兩人對話間,一段情人之間的經典誤會橋段很快解除,兩人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