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3/4頁)

寂光淨土”、“一真法界”、“安養無為界”、“極樂世界”。“有欲觀其徼”,處於二相極性認識的人,只知道道展現的表面表象,只追求眼前蠅頭小利(前識者)。於是總被如夢如幻的“徼”(道之華)所迷惑(愚之始)。二相的極性認識導致堅固的極性觀念,使人們無法脫出自織的繭縛,成為剛強難化的眾生。這樣的人,只有“有欲”的認識通道,因而也只能“識”“道之華”,不能知“道之本”,故與“根”、“靜”、“常”、“明”的宇宙本體無緣。聖哲們鼓勵“大丈夫”要回歸逆返,戰勝自我,轉二相之“識”為一相之“智”。“大丈夫”依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大丈夫”要“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大丈夫”“處其實(‘無慾觀其妙’,入‘根’、‘靜’、‘命’、‘常’、‘明’之境),不居其華(不強化“有欲認識”通道,不安居於‘徼’,不認幻為實,不認假為真),故去彼(去六粗,去極性,去識心識念,不被‘徼’所迷,不被芸芸永珍所惑)取此(取無上菩提,證究竟涅槃,歸根覆命,“同乎大順”,契清淨本然、常住妙明之境)”。

8、返樸歸真

“知其雄,守其雌,……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復歸於樸。”(《二十八章》)雄雌、白黑、榮辱等代表了極性世界的一切極性屬性。吾人失道、失德後,進入了極性的世界狀態,故起心動念,言談舉止,無不是極性觀念,無不是極性的作為,真可謂處在極性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除了滿腦子的極性對待觀念,別無他有。因而只得在“反者道之動”的極性運動中週轉迴圈,自覺不自覺地受極性規律的驅使,導致無窮無盡的生老病死的煩惱和痛苦。而這,都是由二相的極性分別帶來的。

故此老子要人們“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樸”。“嬰兒”喻無分別的至誠之直心。直心是妙明真心的自然流露。嬰兒無有極性的分別識念,無善惡美醜之情,無雄雌黑白之分,無榮辱安危之慮,無上下大小之別,無遠近久暫之憂……。可見,吾人只要沒有任何極性心識的干擾,自然如嬰兒之憨直。俗言道:“小兒口中討真言”。有爺爺問小孩:“想爺爺嗎?”“想!”“想爺爺的什麼?”“想爺爺的罐頭。”這裡沒有虛偽詭詐,沒有矯揉造作,嬰兒直露心扉,可謂無知、無聰、無識,但這正是難能可貴的道德屬性。所以,老子反覆用嬰兒之憨、之愚、之直、之昏、之樸、之敦來表示大道所具的狀態和屬性。如“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敦兮其若樸”,“我獨昏昏”,“我獨悶悶”,“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常使民無知無慾”,“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嬰兒之愚,是純樸善良的至善之心,至誠之態。因不具有識心分別的極性認識,才顯得真誠可愛,天真無邪。這是大道所具有的無私、無慾、無為、自然之美!所以,老子要人們脫離“察察”機靈之識心、“昭昭”聰明之分別,“非以明民(不堅固百姓的極性觀念,而是要淡化其分別識心,非強化‘有欲認識’而聰明),將以愚之(使之迴歸嬰兒之純樸,轉識成智,不狡猾詭詐,成就無私無慾、無為自然的道德屬性)”。

三、識與智

1、壞識之“愚”

現在的人不能理解大智慧老子“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的慈悲之心,也不能理解老子的近慮遠憂。你看,從廣播、電視、廣告、光碟、音響、圖書等一系列現代化手段,極盡“明民”之能事,導致爭貪奪搶之“明”,唯利是圖之“明”,毫無公德之“明”。從鮮廉寡恥到無廉無恥,從不顧他人到極端自私自利,從投機取巧到損人利己,都是違背老子的教導而“明民”的結果。於是,世風日下,人心澆漓,社會動盪,世界不寧。

最新小說: 網遊之我有一箭可弒神 NBA:冠軍之王 最強領主:我,天使與亡靈之主 網遊:開局滿星賬號,爆殺全服 路法歸,遇端木! 夢幻西遊:簽到打卡就能無敵 遊戲女尊 一天一模擬,硬控亂世一百年 穿越00後動漫融合的世界 網遊:從被逼女裝到自願女裝 請叫我腐爛 網遊之大陸征服 SAN值歸零後我成了高危BUG 寶可夢真實 畫渣又怎樣?我靠神筆一路躺贏 文明:從不死族到太空死靈 我不是賤聖 我成了二週目BOSS 王者:執掌AG,我是抽卡冠軍! 開局選擇亡靈:我有ss級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