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3/4頁)

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維摩詰經》)乘願而來者,現化世間,無一己之私利,無人我之紛爭;以無私奉獻為價值觀,以度化眾生為人生觀,以“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為世界觀。“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二十七章》)導人入“道”,突破極性思維的分別執著,開啟自性的常住妙明(“明明德”),救人出痛苦煩惱的三界火宅,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捨一人。

物無貴賤,盡其利用,不暴殄,不浪費,各適其所(無棄物),不偏黨損益(善救物),互為資用,是聖者的慈心及物。有情無情皆吾人“妙明真心所現之物”,故善救人救物,盡才盡用。“歸元性無二”,同共圓種智,這就是“同於道者”的若水之上善。

“同於道者”,德厚智明,居處蒙益,如蕙蘭生處香溢,寶珠現處光耀,聖者居處利人利物,為“居善地”。六祖惠能不識文字,智慧超群(“弟子自心常生智慧”),言驚四眾(“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語出不凡(“惟求作佛,不求餘物”),“廣韶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嘆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壇經》)這就是出世法的“居善地”。世法中,德才兼備者為宰,興利除害、修橋補路、移風易俗、開啟民智、百姓愛戴、萬世流芳者,不乏其人,亦是“居善地”也。

“同於道者”,心處大定,湛然常寂;智慧無上,“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定慧等持,寂照不二,是為“心善淵”也。

“同於道者”,本無利害之極性,“聖人無常心”,但一切作為,自然顯示“利而不害”之功效。“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施所為,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成)之、毒(熟)之、養之、覆(保護)之,悉無唐捐,是為“與善仁”也。

“同於道者”,“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金剛經》)老子講:“善言者無瑕謫。”(《二十七章》)無虛言,無過言,無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雖“道之出口,淡乎無味”,“信言不美”,但言必於“道”,不戲論;言必有信,不欺誑;言必善化,不誤人;言必有實,不空談,是為“言善信”也。

“同於道者”,知心境一如,究竟一相,心無業因,不現業相。故能“無為自化,清淨自正”。(《史記》)正己則能正人,正心則能境治,“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滌除玄覽’,泯滅極性觀念,突破極性思維,轉識成智),實其腹(腹者內也,心腹之謂也。不被外境所轉,六根不外馳攀緣,不二相分別執著,無有前塵虛妄影事。心無極性的界相分割,自是究竟一相,無二無別,唯是真如一心,實相無相,真無幻妄,妙心遍滿,可謂內實不虛)”。“虛心”、“實腹”,妄除真顯,妄除則心清淨,真顯則本大定,清淨大定,天下自正。所以,老子曰:“清淨為天下正。”(《四十五章》)此之謂“正善治”也。

“同於道者”,八識轉四智,“能善分別諸法相”,法眼明辨,慧眼明徹,善巧無窮,方便應手,隨機應變,自在無礙,理事圓融,無所不通。猶如觀音三十二應化,“無作妙力,自在成就”;十四無畏,“福備眾生”;四不思議,“無作妙德”。佛家講,七地菩薩以善巧方便,隨機利物,稱方便波羅蜜。有善方便,才能巧度一切眾生。“智慧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維摩詰經》)

“同於道”的“眾導師”,必以智慧為母,方便為父,才能無為而無不為,方

最新小說: 我不是球霸 人間情多 仙醫寵妻 莊園求生:開局抽中紅色天賦 足球:我成了凱恩的隊友? 王者:救命!是誰教他打王者的! 輔助自救指南 全職高手之榮耀天花板 傳奇之熱血合擊 大話暗黑破壞神 一覺醒來成了we老闆外甥女 鬥羅之開局簽到女神小舞 在求生遊戲搞團建 人在巴黎奧運,班主任催交作業 一個都別想跑出新手村 火影:綱手,跟我一起旅行吧 穿越火影之修真者的逆襲 永劫,從壞桃開始的亂殺生涯! 契約到期後我甩了負心漢 以輔助之名,助力IG再次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