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議給地球安裝幾個這玩意,但是這個建議被議會給駁回了。理由是太佔地方,再加上星球引力推動引擎發動的時候很容易造成大規模的地震和大陸板塊移動,最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地球在前進的時候解體,所以這個提議只能被當做一堆技術資料扔在了犄角疙瘩,幾百年都沒人關注。
現在重新拾起這項技術,是因為戴森球本身就安裝了星球穩定裝置,可以讓星球推動器的副作用降低到百分之零點零五以內,所造成的危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不然的話,建造恆星所用的星球引力推動引擎太過耗費資源,而且地球文明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執行如此龐大的計劃,所以星球推動器就成了首選。
現在,聯邦科學院已經針對將星球推動器建造在哪裡而展開了討論,估計用不了多久就出結果了。(未完待續。。)
第249章 恆星戰艦(兩章合一)
ps:各位讀者大大,這章是兩章合一,4300字小大章,下午有事要出去,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票!
轉眼間又過去了兩年,兩個包裹住恆星的戴森球終於建設完畢,星球推動器也在戴森球的上面被建造出來。
除了要連線鋼鐵平臺的那一面以外,戴森球上的另外五個面都被安裝上了一臺巨大的星球推動器,兩顆戴森球加起來就是十臺。
為了建造這十臺星球推動器,可著實花費了地球文明不少功夫,要不是之前在提煉資源行星的時候儲備了大量的鋼材零件,不然的話一邊熔鍊零件一邊建造遠遠不會這麼快就建成。
而現在,從遠處看向兩顆被戴森球覆蓋的恆星,已經不是兩個鐵球,而是兩個帶刺的鐵球了。
然後,連線開始!
轟~
十座恆星推動器同時點火,推動著兩顆戴森球緩緩向著鋼鐵平臺靠攏,無數焊接機器人和施工飛船全部嚴陣以待,安靜的等待著兩顆戴森球的靠近。
由於距離實在是太近的緣故,所以恆星推動器只發動了百分之一點五的功率,並未讓其速度加快多少,即便兩者距離鋼鐵平臺也不過幾千萬公里的距離,但這段過程足足走了三天,它們才來到了鋼鐵平臺的近前。
剛一接近,鋼鐵平臺就猛地劇烈顫抖了兩下,這是因為恆星引力太過靠近的緣故,不過很快鋼鐵平臺就恢復了正常。無數機器人和採礦飛船開始迅速將早就準備好的一些零件搭建在鋼鐵平臺和戴森球上所預留出來的一些連結位置上面,開始了熱火朝天的進行最後的連線工作。
這一過程耗去了一整天的時間,鋼鐵平臺和兩顆戴森球才完成了初步的連線工作,最後,由賈維斯操控恆星戰艦的主機開始進行全艦充能聯網,進行了一番自檢之後,賈維斯將整艘恆星戰艦的一些瑕疵和錯誤傳送給了建設部隊。而後。按照賈維斯給出的資料,建設部隊又開始對一些方面進行修改和調整。
數個小時後,恆星戰艦第三次自檢完畢,地球和新地球在星球引力推動引擎的推動下開始向著恆星戰艦飛來。
這個過程同樣很慢,又是一天,地球和新地球才在賈維斯的操控下精確無誤的落到了鋼鐵平臺中央的兩個空洞之中。在它們進入之後,建設部隊立刻再次忙碌起來,無數零件被運送過來,開始了一輪對星球引力推動引擎的改造,將它們直接焊接在了恆星戰艦上面。
在這個過程中。由賈維斯直接操控的奈米機器人也對星球引力推動引擎的內部進行了一番改造,將它的所有引力推動全部中和,變成了引力平衡裝置,這一改造隨著建設部隊將星球引力推動引擎與恆星戰艦連線完成的一刻同時完成。
嗡~
賈維斯毫不猶豫的啟動了一次自檢,又傳送了一次檢測報告和錯誤報告,建設部隊任勞任怨的再一次進行了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