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贊曰:“上道!”
…………
蘇定方被任劍南道行軍大總管的訊息,當天便傳遍了長安城。
臣民聽說後勃然色變,市井坊間議論聲更大了。
許多人都不敢置信,天子這次玩真的?
朝廷東征還沒結果呢,現在又要對吐蕃開戰,東西兩面皆是戰事,大唐支撐得起嗎?
議論四起,無數人仍然將信將疑。
可蘇定方卻不管人們怎麼想,兵部的任帥文書下來後,蘇定方絲毫不耽擱,當即便入左右衛,開始選將點兵。
戶部也絲毫不拖沓,上到尚書,下到主事,都在日夜調撥糧草。
兵部調軍械戰馬,禮部撰寫討吐蕃檄文,三省六部因為李治的這道旨意而忙碌起來。
朝堂的凝重氣氛很快傳染到市井坊間,看著官員們每日如臨大敵忙碌不休的樣子,長安城的臣民這才終於相信,大唐天子確實是玩真的,大唐要對吐蕃開戰了。
每天都有披甲列隊的將士跑步出城,向城外大營集結。
每天都有數十上百輛馬車牛車,滿載糧草軍械,從城門走向大營。
長安城上空戰雲密佈,電閃雷鳴,那種沉重窒息的大戰來臨的氣息,令人喘不過氣來。
太極宮門外。
贊悉若心急如焚站立宮門,焦急地來回踱步。
自從聽到大唐天子任蘇定方為劍南道行軍大總管後,贊悉若頓覺不妙。
事前對大唐的所有猜測,對大唐天子的揣度,如今簡直成了天大的笑話。
說什麼大唐無法同時支應東西兩場戰爭,說什麼大唐已是久疲之師,不可與戰,說什麼民間疲敝,國庫空虛……
然後呢?
然後大唐天子二話不說,當庭下旨,對吐蕃開戰了。
不愧是天可汗的親兒子,做事如乃父一般有膽魄。
贊悉若聽說之後,頓時如同晴天霹靂,感覺自己的天都塌了。
不管大唐的現狀如何,吐蕃是真打不起啊。
當年的吐谷渾之戰,吐蕃出兵數萬,國中糧草戰馬幾乎傾巢而付,卻被大唐將士打得抱頭鼠竄。
那一年的敗仗,吐蕃至今還沒恢復元氣,更重要的是,吐蕃軍對大唐將士手執的那種恐怖的火器,已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
若再次面對那種恐怖的火器,吐蕃將士怕是連提刀的勇氣都沒有。
這仗還怎麼打?
所以贊悉若聽說李治決定開戰後,立馬從館驛飛奔到太極宮門前,又是跪地又是懇求,想見李治一面。
李治的態度卻很堅定,不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