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滿地無頭屍首被唐軍抬走。悲憤,哀慟,敬畏,無奈,亡國之臣的心情不一而足。
倭國王宮門前公然行斬,這是李欽載對倭國王臣的立威。
以德服人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而且效果不一定好,但以威服人卻可以立竿見影。
一百多人被斬首後,劉阿四環視四周,從圍觀人群敬畏驚駭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他們比以往更恭順了幾分。
五少郎沒說錯,倭國人的愛好奇特,人家就喜歡被征服,被殺戮,殺得越狠,人家越服氣。
該殺的人都殺了,劉阿四揮手下令收隊。
滿地的鮮血就不必管了,王宮裡自然有人出來洗地。
…………
當天夜裡,李欽載再次入倭國王宮。
這次入宮很謹慎,李欽載帶了兩千唐軍將士,全部裝備三眼銃,王宮本就在唐軍的掌控之中,李欽載入宮後,宮禁又增加了兩千人,所有宮人被嚴令不準走動。
自己的性命當然要倍加愛惜,李欽載不是什麼藝高人膽大的高手,只好將千軍萬馬拴在褲腰帶上到處跑,出來混,講究的就是人多勢眾。
國主中大兄被劉阿四請了出來,戰戰兢兢地跪坐在李欽載面前,面紅耳赤指天發誓,眼淚流得無比真誠,字字血淚地表示,昨夜大江智的舉動他完全不知情。
今日唐軍在王宮外殺了一百多人,不僅深深震懾了倭國的臣民,也震懾了這位本來就膽小的國主。
中大兄終於意識到,眼前這位笑容可掬的大唐年輕縣公,他可不是什麼悲天憫人的菩薩,而是親手滅過倭國的凶神,倭國民間至今仍將他的畫像貼在門上驅邪避兇。
誰都清楚,今日被殺的這一百多人裡,幾乎全是被冤枉的。
但那又如何?
人家是為了昨夜那樁變故嗎?變故不過是個藉口,中大兄很清楚,李欽載是為了立威。
白天剛殺了人,晚上又帶了兩千將士進宮,中大兄徹底慌了,他以為李欽載今晚要對他下手了,於是跪在李欽載痛哭流涕,渾身止不住地瑟瑟發抖。
“殿下請起,你是大唐天子冊封的倭國國主,我怎會對伱做無禮之事?殿下冤我甚也。”李欽載笑吟吟地將中大兄攙扶起來。
中大兄戰戰兢兢坐直了身子,觀察李欽載的表情,卻看不出端倪,心中不由惴惴。
李欽載卻誠懇地道:“殿下,我已查清楚了,貴國大納言大江智昨夜之舉,大約是個人義憤所為,但也不排除背後有人指使……”
“我剛來倭國,人生地不熟的,查案自然是查不明白的,只好將與大江智來往過密的親朋和同僚拿問,全都殺了,沒錯,我就是這樣的漢子,做事幹脆利落,寧枉勿縱。”
“今日行事激烈了一點,那也是為殿下清掃宮室,消除隱患,無禮冒犯之處,還請殿下莫怪罪。”
中大兄渾身一顫,連道不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