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今群臣,忠直無逾魏徵。我遣傅太子,用絕天下之疑。”
貞觀十七年五月,唐太宗針對李泰黨人散佈的“太子李承乾腳有毛病,而魏王李泰聰明,領悟力又高,時常隨太宗出遊……已有附會者”的流言蜚語,特對群臣申明:“太子雖然腳有毛病,但並不是不能走路。而且《禮記》記載分明:嫡子死亡,則嫡孫繼位。太子的兒子已經五歲,我絕對不會使庶子接替嫡子,開啟奪嫡禍源!至此,唐太宗己對眾明確宣佈絕不以庶代嫡,杜絕了李泰黨人的非分之想。
但是,對李承乾和李泰來說,唐太宗改變態度並沒有發生預期的作用。李泰並沒有因唐太宗改變態度而放棄奪嫡的念頭,而立承乾也沒有感到真正的輕鬆。最終,李承乾因密謀發動政變而被廢黜。
兩難選擇貞觀十七年四月,太子承乾被廢,魏王李泰、晉王李治作為長孫皇后所生的嫡次子,都有繼承儲君的資格。但是李泰的條件比較優越,他年長李治9歲,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尤其是得到太宗的寵愛和支援。朝中大臣岑文字、劉洎看太宗臉色行事,上疏太宗請立李泰為太子。
而李治生性柔弱,喜歡安靜,給人們的印象是“寬仁孝友”,雖然身為嫡子,卻並沒有得到唐太宗過多的關注。史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李治小時候剛一開始學習《孝經》,太宗就書中要義問他,李治這樣回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十分滿意,誇獎他說:“能夠做到這一點,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不過,唐太宗對李治的讚賞,更多的是基於一種寬慰。太宗本人剛毅多謀、膽識俱佳,而且雄心勃勃,不甘屈於人下。李淵起兵太原,太宗參與謀議,聯絡豪傑,統軍出征,剿滅群雄,衝鋒陷陣,指揮若定,為大唐王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充分顯示了他的出眾才華。尤其是在“玄武門之變”前後,太宗謀奪儲君之位,同室操戈,弒兄殺弟,迫父讓位,策劃周密,毫不手軟。所以,對於“仁懦”、“柔弱”的九皇子李治,唐太宗深感與自己不甚“相類”,認為他根本不可能繼承大統並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李治雖有諸多不利條件,卻有一個絕好的武器,即舅舅長孫無忌的大力支援。“長孫無忌固欲立晉王,帝以太原石文有‘治萬吉’,復欲從無忌。”這可能是高宗朝修《實錄》、《國史》的史官,為了製造高宗運應天命的把戲編撰出來的。實際上促使唐太宗重新考慮立嫡的絕不是“石文”預言,而是長孫無忌的“固欲立晉王”的態度。
李泰、李治都是長孫無忌的外甥,為什麼長孫無忌會如此薄此厚彼呢?這與長孫無忌不願失勢有關。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立下大功,是唐玄宗貞觀年間的重臣。貞觀晚年,唐太宗對功臣子弟參與爭立(宰相杜如晦之子杜荷參與李承乾的謀反,宰相房玄齡之子參與李泰謀嫡)表現出強烈不滿,對許多大臣都產生了猜忌之心,而長孫無忌及其子弟都沒有介入李承乾與李泰的黨爭之列,又兼皇親國戚的特殊身份,使得唐太宗對他特別信任,導致他權勢日隆,大到可以左右朝政之勢。
長孫無忌已經大權在握,當然不願意失勢,更樂意擁立一個懦弱聽話的外甥當皇嗣,以便將來操縱政權。選李泰顯然不合適,因為李泰於貞觀十一年置文學館收納了諸多人才,以後又有文武群官投靠門下,已經擁有了自己獨立的黨羽勢力,一旦上臺當了皇帝,肯定會重用自己的親信,不會重用長孫無忌一類的老臣。而且李泰業已成年,有一定的政治能力,長孫無忌想控制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李治就不同了,他為人懦弱,又沒有自己的政治勢力,所以成了長孫無忌期望的最佳人選。故為此,長孫無忌極力美化李治,將李治的懦弱讚揚為“仁孝”。一旦“仁孝”的李治嗣位,他的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