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不破。”頓了一頓,張邵轉過頭問郭圖和辛評道:“不知兩位先生可有破關妙法?”
辛評還是皺眉無策之時,旁邊郭圖卻是說道:“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先是讓孫文臺攻汜水關,然後來汜水關有張繡在難攻,轉而攻虎牢關。如今情況卻是與當年相反,虎牢關有張遼死守強攻難取。而現在汜水關守將為申儀,其只是上庸申家一尋常子弟,雖有旁力然非大將之才,圖以為可分一軍襲汜水關!”
“攻破汜水關,那麼通往洛陽的道路就打通,縱使張遼守住虎牢關亦無用,分兵襲汜水關亦不失為一妙策。”郭圖說完,張邵腦海之中就立即分析並頗為認同。
不過就在此時,辛評卻是搖頭說道:“不可!張遼此人頗有智謀,其既然敢來虎牢關擋我軍,必然知道汜水關會空虛,怎會沒有佈置。
都L圖聽得,卻是搖頭道:“仲治此言差矣。張遼雖有智謀,然我軍亦早有準備,虎牢關如此難攻,除卻準備充分之外,更是因為有張遼此人臨陣指揮。而汜水關上僅有一申儀,面對我軍強攻,以申儀之才必不能守住汜水關。而且仲治要知道,丞相讓張將軍為先鋒,是希望張將軍能打通前往洛陽之路,我軍出兵的訊息想來此時張繡已經知道,此時張繡援軍未到我軍還有取關的機會,但若是張繡援軍一到,我軍就很難有破關之機了。故此攻關宜快不宜緩,若是計較再三,只怕張繡援軍就要到了。”
張邵聽得,卻是不住點頭,不等辛評開聲,就立即說道:“公則所言有理!高覽、蔣奇,汝二人率領兩萬大軍,急襲汜水關,務必要將汜水關拿下!”高覽聽得,奇怪地問張邵道:“假義,就讓我等率兩萬大軍去攻?”
張邵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自非如此,丞相從陳留還有攻城器械運來,等下邰傳令讓他們轉道運向汜水關,你們到得汜水關之時,這些攻城器械應該也就運到。如此一來,張遼見不得我軍攻城器械減少,肯定以為汜水關安寢無憂,卻不知道丞相早就預備了大量攻城器械來對付此等雄關。”高覽聽得大喜,和蔣奇高聲應諾而去。
辛評見得,卻是輕嘆了口氣,他卻是知道張邵乃是立功心切,自從投了袁紹之後就不得重用,投到曹操麾下雖然好了一點,但張邵一個降將,地位首先就比不上夏侯淵、曹仁的族將,就算和李典、樂進等早隨曹操之人相比,也不如。
而之前在幽州出陣戰馬超又敗了,張邵憋著的這口氣已經忍了很久,如今有機會擔任先鋒,自然想早些建功。∫!
第五百一十七章 伏擊高覽
一不過在辛評看來,急切立功反而不妥,然而郭圖之謀就這麼看上去也沒有不妥。針對的是敵將申儀而非張遼,用的手法也非偷襲而是強攻,這樣就不太容易中敵人之計,加上高覽為人也算穗重,此計看上去並無不妥。
不過此時再想已經無用,辛評對張邵說道:“雖然已經派一軍去襲汜水關,然評以為最好不要讓虎牢關上張遼看破,故此假義明日還要大舉進攻,以惑張遼,同時和配合襲擊汜水關的一軍。張邵聽完覺得有理,便點頭答允。
另外一邊,虎牢關上。此時天色即將俸下來,申耽正在虎牢關上巡視,忽然有一名小校來到他面前,說道:“申將軍,張將軍有請。
申耽聽得,疑惑地來到關城內張遼的住處,剛進去就見到張遼脫去了衣甲,換了一套短裝,同時頭上扎著一塊頭巾。申耽見得,驚訝地問道:“將軍,你緣何如此打扮?”
張遼見得,緶做一笑道:“自然是要出去!”
申耽聽得大驚,說道:“將軍若離開,虎牢關怎辦!”
張遼哈哈一笑,拍了拍申耽的肩膀,說道:“虎牢關還不是有義舉你在嗎?義舉你只要按照早上之法守城,張邵攻不下此關!”申耽聽得,驚道:“末將武藝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