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談甚歡,朱棣賜金睡壺,一如平常般恩寵,而道衍也一如平常般恭敬。只是,朱棣對這個無慾無求的和尚總有一絲愧疚,在所有臣子裡面,他的功勞最大,可是要的卻是最少。
朱棣希望為他做點什麼,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所以朱棣開口詢問道衍有何心願未了。
道衍在很長的一段沉默之後,他開口了。
“請陛下放了溥洽。”道衍說。
溥洽是建文帝主錄僧,相傳只有他知道建文帝在哪裡。
“朕依你。”朱棣想也不想就答應。
靖難以來,屍山血海裡登上的寶座,他是皇帝,他是勝利者。就算朱允炆活著又怎麼樣?他能帶著一支軍隊奪朕的天下嗎?
寬容來自於自信,那個答案對他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謝陛下。”
道衍頓首稱謝。
“那些酸儒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大師,你也心軟了。”朱棣笑道,這個和尚殺伐果斷,根本沒有一點慈悲為懷的樣子,不過卻很對軍伍裡成長的朱老四胃口。
“貧僧的心腸一向很軟,天下人只知藥能救人,卻不知刀子救的人,要比用藥救的多。若是殺一人,能救十人百人,即便是要貧僧下地獄,我也百死不悔。”道衍的臉在黑暗裡,有一種決絕的味道。
“所以,大師選了俺。”朱棣想起第一次看見道衍的情形,那句讓他心跳加速的“白帽子”。
“過程不重要,結果才重要。”道衍合十一禮。
“好在,俺雖然讀書不多,卻終究沒有讓大師失望”朱棣笑道。
道衍一笑,又和朱棣交談了幾句,結束了他們之間的最後一次會面。
回到自己的僧房,道衍在蒲團上打坐,他依然隱藏在黑暗裡。
他不是喜歡黑暗,只不過他的眼睛就在剛才開始,就看不見了,屋裡有沒有光,對他都無所謂。
即便身處黑暗,他的心中光明。
“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呵呵,我何須爭辯。”道衍的神情一如既往的倔強,就像當年那個即便受傷也絕不後退的青年,他從未老去。
“鄭公公已經第五次出海了吧,這次天方教會給我們什麼答覆呢?”
道衍的臉上露出笑容。
“這是張三丰該頭疼的事情,我該去了。”
數日後,三月十八,道衍圓寂。
********************
天順二年,武當山後山一處茅廬。
那是張三丰親自搭起的住所,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張神仙顯然不是搞建築的料,這座茅廬蓋得四處漏風,下起雨來更是讓到處漏雨。
好在這晚沒有風,也沒有雨。
可是,張三丰感到寒冷,那是身體內的生命力在慢慢的消散,他終究是一個凡人。
在生命的盡頭,他想起自己的那個不知名的師傅,那個老道士說,只有尋找到“道”,你才能得到解脫。
他感到恐懼,對無常的恐懼,為此閱盡天下道藏,可是仍然不解。
書中找尋不到,就去天下萬物中去找。
巍巍崑崙,渺渺蜀山,煙雨江南,悲歌燕趙。
他到過極東的滄海,冰輪照映,碧波萬頃,莊子記載的鯤歡歌嬉戲,不似在人間。
他到過極西的大漠,黃沙連天,海市蜃樓,玄奘筆下的異域風情依稀,彷彿歷史重複。
他到過極南的叢林,十萬大山,瘴氣毒蟲,與世隔絕的部落野蠻的風俗,讓他深深思考。
他到過極北的冰原,千里凍土,萬年不化,遷徙的駝鹿尾隨的雪狼血淋淋的搏殺,這就是生命。
見識過瑰麗的風光,張三丰回到人間,穿行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