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託在手中。就是一團輕飄飄的霞光。張瀟運法力激起此物,便化成了一枚寸長的小劍,碧光瑩瑩。
師子玄一見此物,便知道這一定就是張瀟師門遺失之物。不由上前恭喜道:“道友,物歸原主。可喜可賀啊。”
張瀟由衷歡喜道:“這麼長時間追尋,終究如願以償,讓我尋回此物。如此也能回師門交差了。”
將心傳盤印收起,張瀟對著師子玄鞠躬大拜道:“道友,多謝你幫手。此番恩緣,已在我心,若有機會,一定要來我三青宗做客。”
師子玄連忙道:“一定,一定。”
張瀟又對諦聽拜道:“尊者,大恩不言謝,日後也請來我師門做客。”
“好說,好說。”諦聽笑呵呵的說道。
此事圓滿解決,皆大歡喜。至於那萬宗道人因何身死,羅浮劍宗的青鋒真人是否殺人害命。那就等回到師門由掌教來定奪此事,張瀟不便插手,師子玄更不會捲入其中。
張瀟再次謝過兩人,就告辭離開。直回師門去了。
師子玄對諦聽說道:“尊者,我修行道場就在不遠處,還請來我觀中暫住吧。”
諦聽看了他一眼,不由驚訝道:“臭小子,你挺能耐呀。我記得不久前你還是個遊方道人,這才過了多久,就有了自己的道場?不得了啊。”
師子玄訕笑兩聲,說道:“機緣而已,機緣而已,當不得尊者這般誇讚。尊者,請隨我來。”
到了景室山,諦聽看著此山,嘖嘖稱奇,感慨連連。
師子玄不由好奇道:“尊者,因何事如此感慨?”
諦聽說道:“沒什麼,只是想到很多年前,我隨菩薩化身入世。在人間苦修慎行。入九華山中修行時,那時九華山還不過是一個小山頭,修行的洞府也是菩薩一斧一錘鑿出來的。不向你這麼好運氣,這山是人間仙山,還匯聚了滿山靈樞為修行道場,在此中修行,不亞於仙家道場。”
師子玄聽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道場之事,說來話長。卻也並非我所願。只不過是陰差陽錯,結識了一位仙家,他出手幫忙,才會立此道場。尊者若是看不慣,我向你道歉。”
諦聽奇道:“我就是發發感慨,哪是看不慣?只能說你福緣不淺。不然你也遇不見仙家,得不了這人間仙山,更不會去幽冥府世界。”
說到這,諦聽不由有些奇怪道:“臭小子,菩薩說我這次出來,在人間玩耍不回去也可以,但要我跟在你身邊。我真是沒看出來啊,你有什麼能耐,讓菩薩一定要我跟在你身邊?”
師子玄聞言一驚,隨即也沉思起來。
是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算算師子玄一入世間,遇見了多少修行高人?
玄先生,堂堂真仙一個,無名老和尚,能攔玄先生的路,道行高下,自不必提。而師子玄為救柳樸直,莽撞入虛空,卻機緣巧合入了九華山,與諦聽結了緣。而後在景室山中,又沒有什麼波折,便立下修行道場。
千古以來,只怕除了那些福緣真仙,還有沒有誰有師子玄這麼好的運氣。
師子玄若有所思的問道:“尊者,敢問這世間行走的真仙佛菩薩有幾人?”
諦聽聽的直撓頭:“這可不好說啊。真仙佛菩薩,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千百億萬之人,不可說。你畢竟還沒成仙道,未得果位。”
師子玄想了想,說道:“就如尊者如今這般呢?”
諦聽想了想,說道:“仙家佛菩薩不會輕易下界。而大浮離世界在玄宇虛空之中,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而在此世界中行走的仙家佛菩薩,不會超過十人。”
好傢伙,原來這麼少。
師子玄想了想,自己離開清微洞天,都遇見了多少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