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就是當日井陘關外的這一場步騎遭遇戰!
狄烈率大軍趕到時,激戰剛剛結束,步兵營計程車兵們正在打掃戰場,收集戰利品。
圍坐在山道邊一塊大石之上,狄烈皺眉聽完何元慶、張立與釋智和三位指揮官總結的戰役報告,最後目光從三名指揮使臉上一一掃過,道:“對於這一戰,你們有什麼心得體會?”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張立當先開口道:“弩兵隊的戰術銜接是個問題,末將主抓這方面的訓練,責無旁貸。此乃末將失職,請軍主責罰。”
狄烈點點頭:“這的確是你的責任,好在敵人比你犯的錯誤更大……但下回未必還有這樣的好運。你的弓弩手還需要多加磨礪。這一次沒有造成損失,算功過相抵,你可心服?”
張立叩胸為禮,肅容道:“末將心服口服。”
釋智和道:“末將在前方指揮,未能及時調整部署。也當領罪。”
狄烈手指向二人一劃:“你二人處罰都一樣,功過相抵。”
最後是何無慶直撓頭皮,道:“如果說弓弩兵沒有損失是功過相抵。那我指揮的重步兵可就……”
狄烈擺手道:“這不一樣,兩軍肉搏,哪有光殺敵而自身不損的?只要你所採用的戰術沒問題。最終又獲得勝利,傷亡程度可以接受的話,你就無過有功……但是,你這一戰雖然打得不錯,硬骨頭幾乎都是重步兵啃下的,只是還有欠缺的地方——你們自持有大櫓,就沒有製造櫃馬——或者說是來不及製造,以至在敵軍第一波衝擊中,造成了第一列重步兵損傷。此戰最大的傷亡率,就發生在這裡……是了。我們損失情況如何?”
張立答道:“三死九傷,其中六人重傷。好在我天樞城岐黃國手不少,藥材亦是甚多,相信應該可以救治過來。”
何元慶面有慚色:“是我們欠考慮,沒想到敵軍真敢以輕騎衝撞重步……”
狄烈打斷道:“一場戰鬥。想得越多,越周密,勝算就越大。兵法上說的‘多算者多勝’,就是這個道理。此戰經過得失要彙編成冊,下發全軍作為教材。”
狄烈身後幾個隨軍參謀心下暗暗咋舌:殺敵四百,其中有一半是實打實的金軍。更成建制全殲敵軍,自身損失不過十餘人。這樣的戰績,若是在前朝(大宋),那真是難以想像的大捷了。只怕官家都要御旨召見,賞賜紫金魚袋(一種榮譽極高的賜,共分六極。其中第一級叫“劍履上殿”,曹操當魏王時,就拿過這個銜頭。“紫金魚袋”為第五級)了。只是看軍主的模樣,卻並不甚滿意,不管勝績,先論失誤。這樣的治軍態度,端是少有。不過,歷來名將,不就是如此嗎?…;
如今的狄烈,與當日襲擊固新寨時,率領著一群殘兵及義勇,卻被固新四、五十騎壓著打的冷兵器作戰新手完全不同了。上太行數月以來,白天練兵,晚上研習、討論兵法,已經使他漸漸對這個時代的冷兵器戰法,由瞭解到熟悉並最終掌握。
狄烈缺的,其實不是對兵法的研究。他好歹也是上過軍校的,古今中外的兵法及軍事著作,哪有沒看過的呢?他真正缺少的,是對古代的排兵佈陣、攻防器具、行軍紮營、辯識旗號、步、騎、弩各種戰法的應用等等,這一類古代軍伍常識。一旦把這些東西弄明白了,結合軍校中所學習到的軍事思想,再加上胸中藏有古今中外大量軍事戰例,迅速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事指揮員,假以時日,多經大戰磨礪,完全具有成為一名優秀將領的潛力。
其實狄烈所具備的軍事知識與戰法戰例,已經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各個所謂的名將。別的不說,就以這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南宋“中興四將”對比:四將中最耀眼的將星岳飛,這個時候不過是個二十多歲、勇猛多過智慧的青年,眼下正跟著宗澤學習兵法。而在此之前,這位說出“(兵法)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