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或用馬撞,狄烈縱然可以保護自己,卻也很難護得二女周全。但是,這四名騎兵卻根本沒有動手的意思,嘴裡發現喔喔怪叫,用皮鞭指著竭力奔跑的三人,嘻嘻哈哈。
狄烈雙手分握匕首,隱於肘後,裝出……呃,他拐著腿跑步的樣子,不用裝也顯得很狼狽了。表面狼狽,心裡卻暗鬆了口氣:賭對了!擒生軍,果然是見生就想擒。
一個瘸腿,兩名妙齡女子,毫無威脅,當然要生擒為奴。這,就是擒生軍士兵的慣性思維。而狄烈正是利用敵人這種託大搶掠的心理,安全地跑完最後二百米,與二女先後鑽進山腳下的小樹林裡。
四名擒生軍騎兵也不等馬停穩,就從馬鞍上一躍而下,身手相當利落。他們也不取弓箭,只從腰間拔出彎刀及短斧,飛快向三人圍上去。
兩名擒生軍兵圍向狄烈,另外兩人,則各追一女。以擒生軍兵之快捷身手,二女如何跑得過,驚慌失措之下,也不知絆到什麼,先後尖叫倒地,兩名擒生軍兵大笑著俯身按捉。
葉蝶兒原本朝下的嬌軀一翻,嘴裡咬著一綹黑髮,玉臂伸長,鷹嘴銃幾乎抵到那擒生軍兵的胸口——噗!一聲悶響,那擒生軍兵的皮胸甲頓時變敗革。被胸甲阻擋了一下去勢的鉛彈,失衡之下,翻轉著撞入其胸膛,將胸口爆開一個雞蛋大的血洞。由於距離實在太近,鉛彈入體後其勢尤勁,旋轉翻滾不休,將這名擒生軍兵的五臟六腑攪得稀爛。
另一名擒生軍兵聽到響聲,訝然回頭,嘴巴不禁張大。便在此時,冷不防一根冰冷的鐵管塞進他的大嘴裡,一聲低沉的悶響,嘴巴噴煙,後頸飆血……
圍住狄烈的兩名擒生軍兵,篤定地晃著彎刀威脅著,眼角還不忘瞟向那邊,想看好戲……果然是好戲,好得令二人失驚——便在這一驚之際,眼角瞥見兩道寒光飛起,咽喉一陣冰涼……
由於兩槍是抵近射擊,聲音較悶而小,並未驚動五百米外的夏軍騎兵軍陣。
狄烈將匕首在屍體身上拭淨後,交還給二女,然後一擺頭:“快上山!必須在夏軍反應過來,派人檢視之前,幹掉他們的主將。”
~~~~~~~~~~~~~~~~~~
(“頭疼也不行”真是給力啊,短短時間就擠身三甲之列,甚慰。)(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第二百五十章 摧 旗
山不高,百米而已,但先是一陣狂跑,再到林中誘殺,繼而爬到山頂,別說是兩個女孩子,便是狄烈的體力也大幅消耗。一到山頂,三人背靠背坐喘成一團,全然不理會地上潮溼的草葉浸漬衣褲。
時間緊張,可不能光顧著喘氣。狄烈一邊以腹式呼吸調整恢復,一邊開啟槍盒,有條不紊地組裝槍械。在將瞄準鏡卡上瞄具導軌時,狄烈下意識瞄了瞄二女腰間套筒裡的望遠鏡一眼。狙擊通常是一名狙擊手配一名觀察員,由觀察員不斷加以引導、調整、修正,確保狙擊成功。
在目前這種百騎千軍,旗麾滿天的情形下,狄烈還真需要一名觀察員。可惜,二女怕是連狙擊是什麼都不懂,不合格啊!兩倍率的望遠鏡也欠了點,算了,還是自己慢慢來吧。
狄烈壓上一匣標準彈,將槍架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上,透過瞄準鏡慢慢尋找目標……
古代軍將的鎧甲基本都差不多,只要不是特別喜歡標新立意,諸如穿朱漆銅鎖甲,或是胸前一塊晃人眼的大鏡子明光鎧,那麼要分辨那一個是主將,還真是件為難事。
幸好,狄烈用不著那麼費事,他有個最簡單的方法:辨旗幟!
一支千人大軍,不可能沒有主將的識別旗幟,一支軍隊的指揮,靠的可不是主將的大嗓門,而是將旗大纛,並且這個將旗還必須是非常醒目好認的——那軍隊裡的正兵、輔兵甚至役夫的進退,全指著這旗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