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衝擊築基初期巔峰了,卻被打斷。但聽到段譽那焦急的聲音,心下也不顧這麼多,收拾好東西,來到雲慈所在竹屋,只見他還在入定,這裡竹屋已經有三五座之多,規模格局都差不多,而且菜園田地也井井有條。
他心下覺得這老和尚果真是那種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人,沒有打擾,留下一個“我出谷辦事,大師自便”的紙條,徑自御劍往北而去。
因為記掛喬峰安危,害怕見不到最後一面,成雲帆連續御劍飛行。
不過一日半功夫,就到了宋遼邊境的雁門關,只見這雁門關兩側雙峰夾峙,高聳入雲,這關所以名為“雁門”,是說鴻雁南飛之時,也須從雙峰之間透過,以喻地勢之險。群豪中雖不乏輕功高強之士,儘可翻山越嶺逃走,但其餘人眾難逾天險,不免要被遼軍聚殲於關下了。
只見遼軍限於山勢,東西兩路漸漸收縮,都從正面壓境而來。但除了馬蹄聲、鐵甲聲、大風吹旗聲外,卻無半點人聲喧譁,的是軍紀嚴整的精銳之師。一隊隊遼軍逼關為陣,馳到弩箭將及之處,便即退住。一眼望去,東西北三方旌旗招展,實不知有多少人馬。
又聽到蕭峰朗聲道:“眾位請各在原地稍候,不可移動,待在下與遼帝分說。”不等段譽、阿紫等勸止,已單騎縱馬而出。他雙手高舉過頂,示意手中並無兵刃弓箭,大聲叫道:“大遼國皇帝陛下,蕭峰有幾句話跟你說,請你出來。”說這幾句話時,鼓足了內力,聲音遠遠傳了出去。遼軍十餘萬將士沒一個不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人人變色。
過得半晌,猛聽得遼軍陣中鼓角聲大作,千軍萬馬如波浪般向兩側分開,八面金黃色大旗迎風招展,八名騎士執著馳出陣來。八面黃旗之後,一隊隊長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兩旁,接著是十名錦袍鐵甲的大將簇擁著耶律洪基出陣。
遼軍大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震四野,山谷鳴響。
關上宋軍見到敵人如此軍威,無不凜然。
耶律洪基右手寶刀高高舉起,遼軍立時肅靜,除了偶有戰馬嘶鳴之外,更無半點聲息。耶律洪基放下寶刀,大聲笑道:“蕭大王,你說要引遼軍入關,怎麼開門還不大開?”
此言一出,關上通譯便傳給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聽了。關上宋軍立時大噪,指著蕭峰指手劃腳的大罵。蕭峰知道耶律洪基這話是行使反間計,要使宋兵不敢開關放自己入內,心中微微一酸,當即跳下馬來,走上幾步,說道:“陛下,蕭峰有負厚恩,重勞御駕親臨,死罪,死罪。”
剛說了這幾句話,突然兩個人影從旁掠過,當真如閃電一般,猛然要向耶律洪基欺去,正是虛竹和段譽。
“三弟,四弟且慢!”半空中傳來一陣朗聲。
喬峰三兄弟聽此,心下大喜,玄渡及眾多丐幫長老與武林同道也是心下大安。知道此人出現,這場仗恐怕是打不起來了。
果真須臾間,就見一道紅光閃過,成雲帆就出現在半空之中,踩著飛劍緩緩降落,露出身形,但並不下來。
在雁門關外,大遼軍隊與關內武林同道都只能看到半空中有影影綽綽的道人。只見他朗聲道:“對面的,可是那遼國皇帝,叫耶律洪基的?”
“大膽,居然敢直呼我國皇帝名諱。”一個將軍大聲呵斥。
“呵呵,凡俗一皇帝爾,貧道直呼其名又有何不妥?我乃方外之人,自然不遵這世俗之禮,更不是你遼國臣民。”成雲帆笑道。
那遼國的耶律洪基見到有如此道法精深之人,也不由嘖嘖稱奇,但也走出軍隊,上前朗聲說:“道長既然是方外修行過之人,自然知道不該插手這凡塵俗事。”
“耶律皇帝此言差矣,我乃修道之人,自然懂得天道之數,如今大宋氣數未盡,天道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