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允熥道:\"那為什麼不改?\"
朱標問:\"怎麼改?\"
朱允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科考不光考文章,還要考農田水利、賦稅徵收等各種實務。
考上進士之後,一律下放到縣裡面學習具體事務的運作,有了實際經驗之後,才授予官職。一切官員都應有地方政務經驗,然後才能一級一級提撥上來。\"
朱標哂笑道:\"你這些話就是書生氣十足。科舉就是那麼好改的嗎?你這是在與天下讀書人作對。這些話還是暫且藏在心裡。\"
朱允熥想想也是。
朱標繼續說道:\"胥吏需通曉國家律令、賦稅徵收、勞役徵發、田畝丈量,由家族內部之人頂替,這些技能才能得以傳承。\"
\"蒙元入主中原,語言不通,風俗各異,宮府只得將許多政務交給本土胥吏去辦,官員們只負責簽字蓋章。\"
\"父皇驅逐了韃子,雖然深知其中弊端,卻也沒法另起爐灶,只能將就用著。\"
\"官員們從外地來,流水般輪換;胥吏們卻多是本地人,在衙門中一做便是幾十年,甚至是幾代人,坐大便是在所難免的了。\"
\"略通世事的官員,尚可把控地方政務的方向;若是個食而不化的書呆子,便只能被胥吏牽著鼻子走了。\"
這一點,朱允熥也是知道的。
古代沒有公務員,胥吏們給衙門跑腿是一種理應承擔的勞役,不但沒有俸祿可領,往往還得從自己的口袋中掏錢。
羊毛總是出在羊身上,朝廷的確是省了錢,可是老百姓卻遭了殃。
胥吏雖然沒俸祿,但是卻擁有了權力,只要有詞訟追捕,徵收賦稅,徵發徭役,胥吏們便得到了勒索民眾的機會。
沒有人事檔案,連具體的人數都搞不清楚,自然就無法實現對胥吏的監管,使得胥吏的貪腐虐民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
這樣的弊政如果不改革,遲早會將天下葬送。可是如果現在就改革,可能立即就會引爆。
朱允熥所要對抗的,不是幾個人,也不是幾股勢力,而是主宰王朝興替的週期律。
各種利益集團將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天下人的利益之上,形成各種各樣盤根錯節的關係,尾大不掉,牽一髮而動全身,於是天下一亂一治,一興一亡。
改造一箇舊世界,往往比創造一個新世界更難,如果沒有外部勢力的擾動,變革永遠無從談起。
陳祖義被冷落了兩三個月,他已經等不及了,終於有一天,朱允熥召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