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這四方面,劉震和認為‘啟劍’稱之為華夏第一劍一點也不誇張。
比啟劍更有資格成為華夏第一劍的軒轅夏禹劍,這把劍是傳說的東西,當不得真。(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六節 華第一鼎
純文字線上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而湛瀘、赤霄、泰阿、干將、莫邪之類的劍,除了一個傳說故事外,賦予了中國的良好品潔,還有非常鋒利,能夠切金斷玉,一劍揮落巨石分。
蘊含的考古價值幾乎沒有,真正意義還比不上一把越王勾踐劍。
在一些考古學家、學者、歷史學家眼裡,這把劍才是真正的中華第一劍。
劉震和繼續閱讀論文。
他在論文的圖片中看到非常多的青銅器物。
這些青銅器物中包括有炊具、食器、酒器、水器、兵器、工具等。
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花紋繁縟富麗,有的青銅器上還刻有銘文。
其中任何一件放在普通的博物館裡,足可以成為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要知道,在青銅器的歷史中,夏商周被稱之為三代。
三代所產青銅器大部分是國家行動,極盡工巧,因為國之所需,工人也盡心盡力,國家更是不惜成本,注重的是器物的品質,不考慮成本問題。
所以,三代的青銅器件件都是精品。
每一件青銅器的身上都有一個關於它的故事。
每一件青銅器都能告訴我們一些那個時代的資訊。
比如,一件夏代的青銅爵它告訴我們在夏代就有造酒。
透過圖片上一件件器型精美、鑄工精湛、紋飾繁縟富麗的青銅器物,為劉震和掀開了那段塵封的歷史的重重迷霧。
揭示了一個4000多年前生活於中國黃河流域的一個輝煌的青銅文明。
劉震和帶著一種像朝聖者去朝聖的心態去看論文上的青銅器的圖片。
一件一件青銅器。精美絕倫,在燈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銅光寶氣。這種銅光寶氣似乎帶有一種神奇魔力,帶著劉震和回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親身感受到夏代這個璀璨而輝煌的青銅文明。
在論文最後,一張圖片的出現再次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是一個四足方鼎,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
在大鼎圖片的下面有一段文字。
夏後杼鼎。鼎高1052厘米,口長1125厘米。口寬754厘米,重721公斤,鼎內壁刻有銘文21行458字。
“又是一個帶這麼銘文的大器。”劉震和驚喜萬分。
劉震和釋讀了銘文。
這個四足方鼎是夏後槐在位時鑄造,以紀念、歌頌父親杼的。
劉震和認為投稿人將這尊鼎取名為‘夏後杼鼎’這個名字非常貼切、很合適。
從年代、鑄工細緻程度、紋飾、鼎上銘文字數。以及鼎中蘊含的考古價值,毫無疑問,夏後杼鼎在文物價值、意義上已超過了司母戊鼎,成為中華第一鼎。
劉震和不吝溢美之詞。
用‘國之至寶,華夏文明神器’,‘華夏第一劍’,‘中華第一鼎’,‘博物館鎮館之寶’來概括地形容伊祁盤、啟劍、夏後杼鼎和圖片中的夏代青銅器。
可以說,評價非常高了。高到一個無以復加的程度。
不過,這句話一點不虛,‘伊祁盤’。‘夏後杼鼎’,‘啟劍’,圖片中的夏代青銅器足可以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劉震和幾乎可以想象,這篇論文發表後,在國際國內學術界會引發出一場的驚天海嘯般的影響。
要知道這不是一件考古發現的普通的歷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