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酒令之下,舉起酒杯,敬李桓等人。
“敬謝諸位救命恩情,為諸位接風洗塵!”
言畢,一爵而盡,連飲三爵。
契丹人喝酒,果然猛地很。
白席人再次唱道:“請客人舉杯,還酬三爵!”
李桓等人一起舉杯,也是一口喝盡,連喝三杯。
幸好,這金朝的“九醞和瓊酥”,雖然是產自定州的名酒佳釀,卻是類似葡萄酒的存在,並不烈。
以李桓和雲裳估計,差不多十五度吧。不會超過十八度。
所以,喝過五十度烈酒的兩人連飲三爵,完全沒有問題。
可是雲禟和李孝真等四人,就喝的有點遲疑了。
因為這個時代,十五六度的酒,就已經算是烈酒。雲禟等人平時喝的酒,也就是十度左右的米酒,比啤酒強不了多少。
十五度的“烈酒”,他們都沒有喝過,根本沒有“酒精考驗”。如今連灌三大杯“九醞和瓊酥”,當然有些發怵。
相比之下,李桓的表現就更讓主人欣喜。
“哈哈哈!”石抹明安大笑,“痛快!李小郎君爽氣,倒是很像我們契丹人。”
像個屁啊,只是我喝的多。李桓心中暗道。
主人都很高興,覺得李桓很識相,很給主人面子。
參加契丹人的酒宴,不怕喝醉喝死,就怕你不喝。
後世酒桌文化的勸酒惡俗,就是受到契丹人的影響,源於北方,行於全國。
“李兄弟好酒量啊!”蕭福果豎起大拇指,“在下甘拜下風。今晚可要不醉不歸啊。”
耶律寅娘酒紅上臉,目光瀲灩的提醒道:“李郎君,這是定州出產的九醞和瓊酥,乃是大金名酒,後勁可是足得很。”
這女人還算有些良心,起碼能提醒一下,擔心李桓不知深淺喝大了。
蕭福果立刻出聲道:“阿姐何必多事呢,李兄弟一看就是海量,這點酒值當什麼。”
白席人再次唱道:“賓主請用菜!”
到了這裡,已經是酒過一行。按照如今的習俗,整個酒宴起碼要五行,多至九行。
直到此時,方許吃菜,但也不能一直吃菜。最多吃幾筷子,就要第二行酒了。
一行酒結束,歌舞曲樂也換了,換了《鷓鴣天》。
菜色已經上了九品,還在依次而上。其實根本吃不完。
卻說金國菜餚,融合契丹、漢家、女真三家特色,風格多樣。
這些菜餚,有契丹人的蒸熊掌、貔狸羹、炙駝峰…女真人的裹蒸蠟黃羊、羅肚羹、灌漿饅頭…漢人的雕花蜜煎、蓮花鴨籤…
但見蕭福果抽出蹀躞帶上的白銀餐刀,一邊切肉,一邊大快朵頤,胃口十分喜人。
不遠處指揮僕役的管家七斤鹽,見狀不禁一笑。
等到酒過二行,李桓兀自神色如常。雲禟卻是微有醉意。
石抹明安持杯笑道:“光是觀看歌舞,酒興寥寥。不如來點樂子。”
“先來武的,再來文的。如何?”
說完他解下腰間的寶石柄銀刀,“這柄寶石銀刀,就當贏家的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