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了200字以上,同樣令人歎為觀止。
這也見了各國文壇文壇的最高水平。
底下也響起了異常熱烈的掌聲,對於教科文這種文化組織來說,這種文化活動,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畢竟這可不是文物帶來的,而是各國大文人的硬實力。
在場的各個協會領導,和文壇名人們都十分欣賞地交流著。
“四大常務理事國的致辭寫得真是不錯啊,把各國的文化風貌都變現出來了。”
“看來常務理事國都做了很多準備。”
“都是用各國的古代詞,很有意義。”
“這次常務國們,都用心了,真是有創意啊。”
“朝鮮的《儒者規》雖然很有意境,但是在描述上,還是歐羅巴現代詩優秀一些。”
“曰本和歌也不錯,沒有用重複的字,寫的這麼優美詳盡。”
華夏文聯方面,很多人也都很給足面子地鼓著掌,畢竟有攝像機在拍呢,但是大部分人心裡都很詫異,他們還沉浸在背分配到禪宗文化扶貧的無力感中,沒想到又有人來這麼一手。
不知道範主席有沒有準備?
範主席當然沒有準備……他事前根本不知道,顯然這是華夏當上理事國,對方給他出的第一道難題。
一首詞中,不用一個同樣的字……介紹自己本國最引以為傲的文化……這原本就很難了,加上華夏古詞要押韻對仗,這更是難如登天了。
此時朝鮮大儒金丙親自過來了,華夏眾人都對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很是尊重,都站起來了。
“金大儒,您老好……”
“200字不同字,介紹朝鮮的儒道文化,真是神乎其技啊。”
“薑還是老得辣啊~”
範主席與賈委員,歐陽局長都客套,恭維著這位老儒生。
金丙卻是擺著猶如枯木皮覆蓋的手,連連道:“不敢,不敢,我是來給蘇聖人問好的,聽說蘇聖人詩才無雙,華夏又是儒門發源地,我是來向蘇聖人請教一,二的。”
一聽這話,範主席就知道這老儒生是來挑釁的,作為朝鮮大儒,金丙年輕時就眼高於頂,從不服誰,這次參加教科文大會,眼睜睜看著炎黃二十三史被官方承認,說明華夏才是炎黃文明的發源地,心裡又難受,又覺得不服氣。
這次的修改致辭就是他提議的,想向蘇懷範勳比一下,看看誰能文采更好,雖然他贏不過葉芝的現代詩,但只要壓過同文同種的華夏文聯就好了。
不過他並不知道,其實範主席和蘇懷事前都不知道這件事情。
範主席也看出這老儒生恐怕是被人當棋子使喚了,於是笑道:
“金大儒您是文學大師,蘇懷只是寫一些風景詩,哪裡能跟您的境界相比,層次上當然是您更高,蘇懷那些詩陳述國情風貌上,是拿不出手的,所以這次致辭是我自己來撰稿的。”
“你?你的致辭寫了幾個字?”金丙聽到蘇懷沒參與,不滿意地瞪起了眼睛。
“大概……70個字。”範主席心裡暗暗算了一下,不用重複的字,這個數字就已經是極限了,畢竟他是現場拼湊,這些人可都是準備了一晚上。
旁人不知道,金丙為了做出這篇不同字的《儒者規》,用了十多年修改了,所以能寫到200字。
“那可真是叫人失望了,見不到蘇聖人的風采。”金丙表面上搖著頭,心裡卻很得意。
蘇懷在文壇出道以來,所向無敵,“山水詩聖”都不是他的對手,今天卻讓自己贏了一次,呵呵,看來雖然儒家是華夏發明的,可論文才,還是我們朝鮮更勝一籌了。
朝鮮這次在常務理事國勢力最小,也需要這樣的時候才博得存在感……
第五百七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