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而自己自稱主父,從而整合代趙兩地國力。
但最終,趙章和趙何都不滿於如此,趙章發起叛亂,與趙何交戰,被公子公子成與李兌擊敗,逃至沙丘行宮,卻依舊被公子成直接斬首,並兵圍沙丘行宮,活活餓死了趙雍。
自此以後,趙、代矛盾愈發嚴重,代地徹底不再聽從趙王的命令,就連長平之戰都未曾參與,眼睜睜看著趙國陷入滅國之危。
哦不對,說長平之戰代人沒有參與也不盡然。
畢竟廉頗便是代地出身,加入了趙王直轄麾下,所以這也就是廉頗不受信任,被趙王撤換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這幾年,趙國雖然休養生息,但本是湊不住人力、物力來參與合縱的,但在楚國大山中等待了隱居了數十年的龐煖站了出來。
當年在趙武靈王麾下時,他與代地一系的將領們十分熟絡,更是以魏人身份曾在代地生活了十餘載。
在他的遊說下,代地與趙王偃達成了合作,派出兵馬,資助錢糧。
可真等到代地大軍出現在hd附近的時候,趙王室對於代地的不信任感又冒了出來。
當年趙人可以殺代王,奪代地,代人又為何不能殺趙王,奪趙地?
一言以蔽之,代人不可信。
於是,趙王偃便指派了趙蔥。
十五萬趙國大軍中,八萬是來自趙地,七萬來自代地,而龐煖實際上能指揮得動的,也就只有代地的七萬大軍,另外八萬大軍的指揮權被負責監視龐煖,鉗制代地大軍的趙蔥牢牢把控。
而顏聚之所以能成為另一員副將,便是因為他同時與代地將領和趙蔥交好,顏氏一族又世代為趙國效力,能調和矛盾重重的雙方。
顏聚看著還未走到營帳內便已然迫不及待拆開龐煖書信的趙蔥,黯然嘆了口氣。0
這樣的軍隊,真的能戰勝秦國麼?
……
龐煖的威望還是足以號令六國聯軍的,韓軍懼怕再度遇襲,以從未有過的行軍速度趕往了曲沃,衛、燕兩國也聽從了龐煖的命令。
魏軍見此,也不好繼續滯留河東,在阪城和虞城各留五千人後趕往了曲沃。
反倒是作為合縱聯軍之首的楚國,來得卻是最慢的。
一言以蔽之,貴族老爺們不想打了。
(2012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