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工資的情況,還這樣嚴重,這事如果不出亂子則罷,如果出了工人上街的事,這個年怕不能過清靜了。
“劉書記,再過兩天就要過年了,這些農民工還在等著拿工資看~書就來oo回去買過年貨,我看是不是連夜通知這些企業的負責人開會,讓他們想辦法把這些農民工的工資付了,不然的話,如果這些農民工跑到政府來,那影響就大了。”
“光明書記,說說你的想法吧。”劉思宇向梁光明和王強各丟了一支菸過去,然後自己點上一支。
“我看也只有這樣的,我剛才翻看了一下,這建築公司拖欠農民工的工資總額達四百萬,這可不是小數目,現在只有讓這些公司湊錢,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梁光明點上煙,吸了一口,說道。
這沒有領到工資的,有很多還是他的鄉親,梁光明對此更有體會。
劉思宇狠吸了兩口,說道:“現在看來也只有這樣了,不過,我們以後還得在制度上多想辦法,不然的話,明年還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既然三人統一的意見,由政府辦出面,把這些建築公司的負責人通知過來開會,誰知這些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好多都提前回去過年了,當然這是明裡的理由,暗地裡,有一部分是藉機躲債去了。
最後來開會的,除了有三家公司來的是主要負責人來,其餘來的都是留守人員之類,根本起不了作用。
看到會議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在王強縣長的建議下,縣委緊急召開了常委會,在會上,王強代表政府通報了全縣建築公司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然後劉思宇讓大家談談看法,最後形成了決議,決定由縣委常委分組負責做這些企業的工作,讓他們務必在過年前付清所欠農民工的工資,如果實在不能付清,也至少也付一部分,讓這些農民工能過一個愉快地春節。
於是,常委分成了三個組,一組以劉思宇為組長,康水平和易勝前為組員,負責做好永興公司、桂花山旅遊開發公司、省建一司和郭易的郭達公司的工作,這幾個企業,其中省建一司所欠的農民工工資最多,高達五十萬之多,其次是桂花山旅遊公司,拖欠了十來萬,永興公司和郭達公司,也各拖欠了十萬元左右。第二組則以王強為組長,馮麗娟、文國華為組員,主要負責林陽市的建築公司,這部分公司所欠的工資總額有一百多萬。第三組則由梁光明為組長,成員有陳遠川和秦大綱,負責順江縣本地的建築企業,這部分企業所欠的農民工工資最多,達一百七十多萬。這部分企業,他比較熟。
劉思宇負責的公司,雖說所欠的工資,只有一百零幾萬,但這些企業都是外地的大企業,平時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而劉思宇和這幾個企業打交道的時候要多一些,所以這幾個企業,自然就交給他來負責,當然這裡面,王強和梁光明也存了私心,這幾家企業的負責人,早在幾天前就離開順江縣,回家過年去了,這個時候,人都找不到,還怎麼讓他們付農民工的工資?
其餘的都是林陽市的企業或者是順江縣本地的企業,這些企業,要在順江縣或林陽攬生意,有些面子總是要賣的,雖然不能讓他們把所有的工資付清,但付一部分還是不成問題。
散會後,劉思宇回到辦公室,讓聶青峰把這幾個企業所欠工資的情況,詳細介紹了一遍,然後拿起電話,分別打了出去……。
更多手打章節請到【】閱讀,地址:
省城生涯 第四百四十八章看來又得離開
果然,晚上劉思宇剛吃過飯,周波就打來電話,說他得到訊息,在順江縣的農民工,因為沒有得到工資,無法回家,明天準備找工業區管委會要錢。就到
工業區管委會的建築工地,林強的那個專案,因為前幾天發生的事,他已忍痛把工資全付了,剩下的,基要林陽市本地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