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五年(193年)初,漢中張魯面對黃忠大軍,開啟漢中大門,不戰而降。
之後,黃忠領五萬大軍,連同漢中兵馬,兵臨益州。
與此同時,太史慈與郭嘉兵臨會稽郡,周泰、蔣欽領水軍從水路兵臨會稽郡。
曹操緊急派出新編練的水軍應戰,可會稽水軍明顯擋不住荊州水軍加遼東水軍,很快便敗下陣來。
眼見大勢已去,荀彧等人紛紛勸說曹操投降。
曹操無奈之下,也只能派遣使者前往洛陽,表示願意歸降,只是還想為自己爭取一些條件。
另一邊,朝廷大軍壓境,從東、北兩路進攻益州,益州頓時慌亂起來。
原本就已經身患重病,纏綿病榻命不久矣的益州牧劉焉,雖有心依仗天險,割據一方,卻也是有心無力,最終只是匆忙把益州交給自己的兒子劉璋,就撒手人寰。
劉璋此人性格懦弱多疑,又加上剛剛上位,根本掌控不了手下的一幫文臣武將,再加上潛伏的飛鷹衛暗中挑撥,散佈流言,很快就讓益州亂了起來。
今天前方傳來訊息,巴郡太守嚴顏畏懼黃忠,已經投降,明天又傳回訊息,張任、冷苞鄧將領已被朝廷收買……
一時間,整個益州鬧的人心惶惶。
對此,普通百姓倒是沒什麼感覺。儘管益州一直想要封鎖訊息,讓益州百姓不知道外面的情況。可飛鷹衛早就在蜀地暗中宣傳,朝廷治下百姓豐衣足食,平安富足,大將軍麾下兵馬,對百姓秋毫無犯云云。
如此一來,兵無戰心,民無戰意,上位者多疑,整個益州還未開始迎戰,就已經輸了一大半。
緊接著,黃忠在沮授出謀劃策,外加飛鷹衛的情報支援之下,一路過關斬將,攻城拔寨,直入益州。
劉璋聽聞前線傳來的訊息,終日惶惶,懼怕不已,最終頂不住壓力,傳令前方各關隘,開關投降。
初平五年三月,黃忠領兵攻佔益州全境,益州牧劉璋及其麾下文武群臣,被送往洛陽朝見天子。
緊接著,曹操與麾下文武,也同樣啟程前往洛陽,朝見天子。
初平五年五月,交趾太守士燮,也同樣啟程趕往洛陽,朝見天子。
至此,天下初定,大漢十三州重新回到朝廷掌控。
也就在此時,關中三輔之地爆發大旱,從四月至六月,三輔之地滴雨未下。
到了六月,又發生地震。
群臣上表天子劉協,請天子避正殿,向天祈雨。
與此同時,由於連月大旱,導致許多地方的農作物全部旱死,即便是各地早就修建了諸多的農田水利設施,但這個年代的科技水平終究有限,能夠挽救回來的莊稼也不多,夏收季節多地顆粒無收。
一時間,朝野上下,流言四起,天下各地即將風波再起。
也就在此時,大將軍陸誠派遣大軍,水陸並進,從青冀幽並徐五州調派大量的糧食,運往旱情嚴重的各地,並派兵安撫百姓,讓百姓無需擔憂。
同時,朝中派遣軍隊與地方守備軍聯合,組成抗旱、抗災、抗疫部門,積極應對預防各種災害。
一時間,原本因為天災而動盪的民心,也立刻安定下來。
當然,也有一些居心叵測之人,暗中散佈流言,聲稱這次朝中有奸佞把持朝政,禍亂朝綱,以至於天降大災,警示天下。
也就在此時,天子劉協下罪己詔,認為自己有愧於萬民。
初平五年七月,由於朝廷提前準備了充足的糧食和救災物資,積極應對旱災可能帶來的蝗災,瘟疫,使得各地百姓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民心徹底安定下來。
在此期間,大將軍陸誠親自帶兵,卸去兵器鎧甲,奔走於各處災區,或是親自給百姓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