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這樣的像家明,又是這樣的不像。
家明的衣衫向來不整,他從來就沒在意過自己穿得怎樣的吧;他的頭髮由於常年無時間打理,總是隨便地用一根帶子束著。
可是他的笑容也是春風般的溫暖。他看向人時,濃黑明亮的眼睛有時也會很專注;只時,大多數時間,他是漫不經心的。
除了他的研究。
“非兒,非兒?”耳邊響起簡寧的輕喊。
“啊?啊,對不起爹爹,你剛才說什麼?”我抬頭,正看見簡寧眼裡的憂慮與疑惑。
“非兒,你怎麼了?你向來都是自由進出府的。”簡寧隨後又補充一句,“只是,我不希望你出府後還像以前那樣……”
以前那樣?以前是怎樣的?
“放心吧,爹爹,我不是說過嗎?從此決定做個好孩子了,你會看到的。”我拉住簡寧的手,對他說著,也是在對自己說。
不做孩子,難道能做大人?那樣我會不會被當作妖精處死?
三、家外之家
夢中還有夢,家外豈無家?
相府很大,可是除了數進高大的廳房外,就只剩下很多參天的古樹以及大而無當的園子。與我所遊歷的江南園林相比,它真是大得空曠而粗陋了。
一個國家的相府,怎麼如此簡陋?
是簡寧的清廉嗎?
這個昊昂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經濟發達不發達?相當於我所熟悉的什麼歷史時期?
我坐在屬於自己的庭院裡發呆。
“環兒,環兒——”喊來環兒,“開啟我的衣櫃,我要看看。”
環兒雖然懷疑,卻還是執行了這項指令。
我看到了簡非的四季服裝。除了棉質,就是麻質,但手感大多較粗糙。毛裘不少,估計是冬天禦寒之物。
“這些衣服,怎麼這麼粗陋?為什麼不用絲綢?”我回頭問環兒。
環兒呆呆看著我,“小公子,這些衣服是我們昊昂國最好的布料縫製的啊。你剛剛說什麼?絲,絲……”
“絲綢。”我重複一遍。
“絲綢?什麼叫絲綢?”環兒一臉的茫然。
我不禁苦笑,該如何向她解釋絲綢?
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已有記載,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已經開始人工養蠶。事實上,中國人最早發明養蠶、抽絲、織作絲綢面料的技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歷史時期,例如,黃帝正妃嫘祖養蠶的故事。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養蠶織絲就已是婦女的主要生產活動。《詩經》中有許多詩篇提到蠶桑。《詩經?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天裡一片陽光,黃鶯鳥兒在歡唱。婦女們提著籮筐,絡繹走在小路上,去給蠶採摘嫩桑。)
據《詩經》、《左傳》、《儀禮》等古書記載,當時蠶不僅已經養在室裡,而且已經有專門的蠶室和養蠶的器具。這些器具包括蠶架(“栚”或“槌”)、蠶箔(“曲”)等。由此可見,到殷周時期,我國已經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栽桑養蠶技術。
可是這兒,為什麼居然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我究竟來到了一個怎樣的時空?
乾脆送簡寧一份禮物吧,看他嚇一大跳的樣子肯定很好玩。
“環兒,不如我們養蠶玩吧?”我興奮地拉著環兒的袖子提議道。
“小公子,你又想做什麼?”環兒一臉的戒備。
“環兒姐姐——”禁不住這聲含有威脅性的稱謂,環兒立刻投降。
說動手就動手,現在正值春季,只要找到桑樹,就一定可以找到野蠶的吧。
備好馬車,帶著幾個家丁,拿著準備好的籮筐,他們跟著我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