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破,訊息根本遮掩不住。
上柱國劉官世拼死一戰,攔阻元蒙鐵騎,最終身死,馬革裹屍,沉眠黃沙,這個訊息同樣遮掩不住。
而太子趙神炎率領著一支禮官隊伍,打算尋求元蒙和談,準備割讓土地,賠償錢財來暫緩元蒙鐵騎的馬蹄,這訊息,同樣遮掩不住!
三個訊息,一個比一個譁然。
傳回臨安之後,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整個臨安都在動盪,許多人更是感到有些荒唐和無言,不少武將怒不可遏,心頭殺氣沸騰,可是卻只能握著刀柄,無能狂怒。
上柱國劉官世曾經是絕世武將,在臨死前,他沒有墮了絕世武將的名頭,選擇搏殺一場,將武夫的脾性展現出來。
他們沒有腿軟,沒有膽怯,沒有低頭,求和割讓?
除非元蒙鐵騎踏過他們的屍體。
臨安城內的文官們也心有慼慼,因為不僅僅是劉官世死了,還有太子趙神炎。
那可是太子啊,一國儲君,雖然在大趙皇朝,都是鐵打的天子,流水的太子。
但是……
太子以極其屈辱的方式死在元蒙鐵騎手中,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衝擊。
文官們擔心的是,元蒙一方似乎並不願意求和,執意要攻打襄陽,這可不是一個好的訊息。
他們對元蒙皇帝的恐懼,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他們惶恐,擔心元蒙鐵騎真的殺到臨安,如今雖然背靠了上蒼,可是昇仙地發展的太過短暫了,再加上還有一個安樂聯軍在一旁虎視眈眈。
他們自然是十分的擔心。
至於劉官世的死,對於文官們而言,只會將和談失敗的罪責全部都壓在他的身上。
他們會覺得,是劉官世執意要對抗元蒙,所以導致元蒙皇帝惱羞成怒,故而和談失敗,沒了和談的資本。
文院之內,不少學子俱是聽到了二夫子龐紀的喊話聲,龐紀在文院中地位尊崇,比起大夫子朱火喜和曾經的三夫子王半山,在學子們心目中更重。
因為龐紀與朝堂間的關係緊密,朝堂中不少文官都是龐紀的學生,所以平日裡許多學子都十分敬重龐紀。
可是,這一次,龐紀在文院中的振臂高呼,無人回應。
他們不敢回應。
伐元?
他們沒有這份勇氣,況且……他們覺得要伐元也不該是他們這些讀書人,他們只是讀書人能做什麼?
導致元蒙攻破襄陽城的乃是武夫上柱國劉官世的過錯,憑什麼要他們這些讀書人去承受?
所以,無人應承,哪怕是德高望重的龐紀提及,他們也不曾回應。
甚至,他們還覺得這是個笑話。
二夫子……這是傻了嗎?
……
……
襄陽城破,元蒙鐵騎繼續南下,所過之處,所向披靡,大趙皇朝的軍隊,根本沒有了抗衡的心思。
畢竟,太子趙神炎親自前往和談的訊息亦是傳回,擊碎了不少武夫們拼命的信念。
朝廷都打算和談了,他們還拼什麼命?拼命有意義嗎?
哪怕抗住了元蒙,最終還不是換來朝堂與元蒙大軍的和談?
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
所以,一路上元蒙勢如破竹。
煙塵滾滾,地動山搖,元蒙鐵騎宛若黑壓壓的雲層,從北往南籠罩而來。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元蒙鐵騎這一路上,並未對被破城池中百姓與商賈們做出任何的危險行為。
這種情況讓許多人都有些疑惑與懵逼,儘管城池被元蒙接管,但至少……沒有被屠殺,沒有被迫害。
許多人仔細打聽一番才知,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