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一旦恢復了元氣,那麼雙方的力量天平將傾向於英法俄一方。所以德國人必須要在俄國人恢復元氣之氣,而自己實力最強的時候發動這場戰爭。
而為了這場戰爭。德國人必須做好充分的物資準備。在歐洲;德國最引以為豪的是強大的工業和高達近7000萬的人口。強大的工業配上大量素質較高的人口所爆發出來的力量讓整個世界都感到膽怯。在歷史上,1913年德國的鋼產量和生鐵產量居然比英國和法國加在一起還要多!但是與強大工業相對應的是脆弱的農業。以不超過60萬的國土面積來養活7000萬人口對於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的德國來說是相當困難的。而且這還是在和平時期,化工產業可以提供大量化肥並且有大量勞動力的情況下。
德國政府經過一番推演後,認為雖然德國擁有近7000萬的人口,但是一旦開戰,人口依然不夠用,大量的農民必須被調到軍隊和工廠。而與法國不同的是。法國人可以從殖民地運來大量的勞力。但是德國人沒有外援,所以如果抽調大量農業人口的話,必然導致農產品供應調到緊張,不要忘了。在和平時期農產品的供應量也都差一些。一旦開戰後,人員和牲畜的消耗會大增,再加上產量的降低,在長時間的戰鬥中德國必然會陷入饑荒之中。。…。
農業永遠是人口大國的一個大問題,人可以沒有工業品。但是絕對不能少吃的!所以德國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儲備大量的糧食,這種儲備分成兩種,一種是普通的糧食儲備。而另一種則是包括各種野戰食品在內的軍用食品。而這些食品的進口地自然只能是華夏共和國。“我們在一年之內需要進口至少四十萬噸的各種食品作為儲備。其中20萬噸為各種罐頭和餅乾。經過數年的積累,我們可以保證德國在戰時3年之內不會發生大的饑荒。”一名德國官員這樣說道。…。
而除了糧食之外,德國從華夏進口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石油、橡膠、鎢、錫等各種稀缺資源。德國人有的是鐵和煤。但是現代工業不僅僅是有鐵和煤就可以的。德國人既然決定了增加卡車的保有量。那麼有一個問題就變得無法迴避,那就是輪胎怎麼辦?現在還沒有出現合成橡膠。那麼如果想讓車輪轉的時間更長一些的話,就必須儲備天然橡膠,而華夏剛剛控制的荷屬東印度就是重要的橡膠產地之一!當然,現在這片地方叫華夏南洋特別行政區。旗下共劃分了8個省級行政單位。。…。
石油和鎢礦等各種金屬礦產是另一個重點,雖然德國已經得到了羅馬尼亞的石油,但是德國人知道,如果想讓自己的戰車和戰艦跑的更快跑的更遠,這點燃油遠遠不夠!羅馬尼亞一年能夠給德國提供的燃料量不過200萬噸左右。。而這點燃料還需要供應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甚至還有土耳其!所以德國需要每年從華夏進口30萬噸以上的燃料作為戰略儲備。而橡膠更是珍惜資源,至於鎢礦?這種東西可是生產穿甲彈的關鍵原料,而華夏又是著名的產鎢國家,在雙方的協議中,華夏共和國至少每年可以為德國提供1500噸左右的鎢礦。而這個隨著華夏開採量的增加也會隨之提高。
第三項重要進口就是武器和彈藥。這不是說德國不能生產這些武器,而是因為德國需要為他們的小弟著想,德奧意三國都是工業國家。他們確實不太需要進口額外的物資和彈藥,至少在現階段是這樣。但是土耳其和羅馬尼亞這些小夥伴們就不一樣了。雖然他們使用的是德標,但是德國武器的價格普遍要比較貴。除了做工精良的原因之外,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超高的人力成本。。…。
在土耳其人和羅馬尼亞人看來,他們不太需要做工如同工藝品的德系武器,而是需要皮實耐用而且價格便宜的武器。而華夏共和國生產的各種德標武器顯然非常適合這兩個國家採購,首先規格一樣,那就意味著對接沒有太大的麻煩,其次,這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