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下去就很不妙了,而北方通商關口又絕對不能允許讓山東世家所掌握。所以說長安商戶這種民間組織的突然要求反而讓大唐有了另一種選擇。
扶植民間商業力量。與西突厥商團的外貿力量分庭抗禮。
在場的大佬們紛紛感到無比怪異。但是卻有全票透過了這一個決議,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西突厥聯合商團裡面有利益,一旦西突厥聯合商團被剪了羊毛。他們的損失可就大了,所以消除皇帝疑慮的最好方式,就是扶持另外一個商業團體和他們對著來,兩個團體分庭抗禮,最安全的就是皇帝,這和朝堂上是一樣的。
當然蘇寧可並不認為兩個團體就夠了,大唐需要的是三權分立,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圖形,這是自然科學的定律,也可以試著用到社會科學上面來,除了西部邊陲的商團和北方邊境的商團,大唐還需要另外一個商業團體,那就是海商!
西方的西域相當廣博,潛力巨大,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和東北的高句麗等等也相當具有潛力,要是扶持一個南方商團估計可能性不大,因為江南如今正在開發,主打農業而非商業,所以,唯一的一條道路就是扶持一個海上商業團體和陸上商業團體相抗衡,如此一來,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體系。
扶持關中民間商戶作為官方商團的對抗者是第二步,要給西突厥聯合商團樹立一個對手,也就是典型的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但是這又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為他們到底還是臣子,還有一個叫做皇帝的天敵,不讓這位滿意了,他們沒有好日子過。
關中的大官貴人們控制了西方,大唐主要的進兵路線,關中民間商戶控制北方民族的交易,而接下來又會在江南地區選擇商人組成海上商會,開闢海上商業道路,大唐時代若是開始海上貿易,估計會賺錢賺瘋掉,估計第一次環海商業行動以後,海上貿易就會成為主流商業貿易,其利潤率將大局超過陸上經商,海洋帝國才是真正可以掌握全球的帝國,陸上帝國只能掌控一個區域。
所以英國可以成為日不落帝國,全球霸主,而古代遠遠強於西方的中國只能將影響力侷限於東亞地區,唐帝國時代向中亞的擴張在恆羅斯之戰後終止,元代的擴張是蒙古人帶去的恐懼,是野蠻和嗜血,絕非文明,也絕非華夏。
大唐既要是陸上強國,也要成為海洋帝國,要將這一大片的海域全面掌握,只有讓大唐的征途從陸地變為浩瀚大海,大唐才能真正的拓寬自己的視野,唐人才能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才能強制性的將大唐提前數百年帶入一個新的時代,與天鬥與地鬥都不如與時代戰鬥。
蘇寧的提議獲得了支援,接下來一群時代精英給這個政策添磚加瓦,在天亮之前,朝廷的回覆就給出了,朝廷允許民間商戶自動組織商團和商會參加此次的商業會議,如果有必要,大唐願意派遣軍隊護衛,同時讓這些商戶選拔出他們的首領,入宮與皇帝會面。
民間商戶沸騰了,他們終於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對於皇帝感激涕零,然後抓緊一切時間組織架構,組成了規模巨大的商團,據說不少從外地趕來的民間商戶也焦急的要求加入商團,然後組織商會,選拔才能出眾和德高望重的商人擔任領袖,執行入宮與皇帝會面的重大使命,訴說他們的需求,向皇帝懇求更多的利益。
與此同時,為了配合此次的行動,大唐皇帝下發聖旨,命令西突厥聯合商團與山東聯合商團放慢腳步,等待關中民間聯合商團的出發和抵達,同時告訴夷男,第三支商團也正在抵達當中,只有三支商團同時抵達之後,才能夠開始真正的會談,那個時候大唐會派遣要員前往督促,一切都聽憑要員和夷男的聯合決斷。(未完待續。。)
四百八十五 崔孝義的請求
沒錯,所謂的要員,就是蘇小寧同志……
沒辦法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