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敢對蘇侯陽奉陰違?只是某這個長安縣令做的實在是戰戰兢兢,現在更是一日三驚,生怕做了什麼錯事或者是什麼事情處理的不好,這長安城乃是天子腳下,豪門大戶遍地走,處理了這個就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做了,這盤根錯節的關係,卻叫某好生難做啊!”
這傢伙,是在向自己請求保護嗎?終於知道長安城這蹚渾水不是他可以玩轉的?嗯,早些明白總比晚些明白要好,他也算是個不錯的人才了,他現在還不到三十歲,是個可造之材,將來收為己用也不是不可能,李二陛下手中的人才不止這一個,讓一個給自己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把三原縣的大本營交給他來看著,應該挺好,王元是要往上爬的,政績考核連年都是優秀,明眼人都知道他在這個位置上待不了多久,又有自己在後面保著,王元進入中央不是難事兒,所以也不知道多少人把目光放在三原縣縣令和雍州刺史上,有些人想做第二個王元,但是有些人卻想做一個混世魔王,把大本營交給放心的人,才能放心,否則老家讓人給端了,還要不要活了?
蘇家的政治資本,可是有一大半都在三原縣封地裡頭啊!
蘇寧笑道:“徐縣令今年多大了?”
徐治眼睛一亮,說道:“某今年二十有九。”
蘇寧點頭道:“很年輕啊,年紀輕輕就做了長安縣令,足可以見到陛下對你的信任,而且你的政績也還過得去,要不是本侯連番鬧事,估計你也升官兒了,本侯對不住你啊,你的能耐本侯也是看在眼裡,到時候本侯說不定還有需要你幫助的地方,知道嗎?你可要明白啊!”
這話說的是再明顯不過了,徐治不是傻子,當然聽得出來,需要自己幫助的?除了三元縣令和雍州刺史還有什麼是自己可以幫助的?雍州刺史還有些難度,雍州現在富得流油,不知道多少人把目光盯著,但是一個三元縣令還是好說的,前任縣令王元的發家史就是雍州的發家史,所以……(未完待續。。)
四百七十 李二的懲處
要說這三原縣,自然是現在許許多多的品級比較低的小官兒所夢寐以求的地方,這個地兒不說別的,就是那個稅收,那是連年往上漲,自從貞觀四年成為了蘇寧蘇侯爺的封地之後,蘇侯爺把高產作物無償推廣,還購置了不知多少頭耕牛贈予農戶用來耕地,要說三原縣是現在大唐的第一富裕大縣那是一點兒都沒有錯。
最早的一批蘇侯爺的佃戶已經不愁三餐吃喝了,每天都能吃乾飯,吃到鹹的菜,說不好還能吃到油水,蘇侯爺發明的飼養肉豬的方法,那豬肉不僅僅不會腥臊難聞,反而香濃可口,厚厚的油脂配上嫩滑的肉肉,天啊,咬一口下去滿嘴都是油,要老命了。
所以在之後蘇侯爺的封地擴充食邑增加的時候,多少老百姓和農戶搶著要做蘇侯爺的食邑,然後成為蘇家的佃戶,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吃穿不愁,就可以享受到一日三餐都能吃飽的幸福,天啊,一日三餐都能吃飽,那該有多幸福啊!
先富帶後富是個笑話,蘇寧不相信這個,人類都是自私的,那是人類的天性,所謂大好人自然是存在的,但是絕對不會存在於連飯都吃不飽的地方,所以蘇寧要以嚴明的法律約束這些人,不能讓他們自以為富了就能高人一等或者以比較惡劣的手段強迫一些人不能成為蘇家的佃戶。
這個情況的確也發生過,幾十戶食邑聯合起來驅逐了一大批想要進入三原縣定居甚至成為蘇家的佃戶獲得土地的農戶。這個事情被王元告訴了蘇寧,這是屬於食邑內部的事情,蘇寧有權利知道,於是蘇寧大怒之下將那幾十戶佃戶全部驅逐,將他們的住處給了後來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