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竟被誣為“改組”派,險被冤殺。但何以祥確實是個人才,如果是好軍人,單憑逞勇鬥狠是不夠的,我以為何以祥是個有頭腦軍人,從班長當起,排長、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團長,長征前,已是紅二軍團司令部偵察科科長了。我們知道當時軍團長是賀龍,直接就在賀老總手下“當差”,可見是非常得到賀龍賞識的。如果細想一下,這時距離何以祥參加紅軍也不過五六年光景。
1937年9月,何以祥從延安抗大畢業,和今天來類比,也就是從軍隊的最高學府——國防大學畢業了。委以重任是早晚的事。不久,何以祥就去了山西八路軍辦事處,辦事處主任彭雪楓立馬就“封”何以祥一個大隊長官銜——八路軍山西學兵大隊大隊長。大隊設在山西臨汾,有學兵600餘人,何以祥親自教授單兵和班的攻防戰術。不要小看了學兵大隊,來此教授的多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風雲人物。周恩來、劉少奇、*講政治課;彭雪楓、張震講軍事課。1948年1月,何以祥因傷病從華野三縱“掛靴””,在河北平山縣中央醫院休養期間接中央通知,要何以祥彙報華野三縱攻堅戰術的經驗,當時中央領導同志有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總司令。誰能想到,早在10年前,何以祥與*領袖級人物周恩來等人還有“同窗之誼”呢。
雖然“教書先生”的日子是不會太長,但我們至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同在戰爭歲月,都是少小從軍,都在戰火中成長,但“正果”也各不相同,有人可能“大老粗”到底了,但何以祥作為軍事指揮員,與許多”同行“相比,又顯其有“儒”的一面,我想這就歸功於本人的修煉了。
何以祥來山東後,曾任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參謀長,山東縱隊二旅旅長,山東軍區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參謀處這個軍事職能部門很有些特殊,在我軍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唯在抗日戰爭時期有過,可能是當時與國共合作有關。處長的地位比今天參謀長要低。至於何以祥是哪一級的幹部呢,我想大致能相當山東二級軍區的副司令員吧。這樣來看, 何以祥擔任三縱司令員也是“順理成章”的,但因為王麓水的不幸犧牲,何以祥只是快走了一步。
至於說起何以祥受銜的事,確實是給人以話題的,解放戰爭的主力縱隊司令員授上將的都不乏其人,雖然別人有別人的理由,但不管怎麼說,這個角度上看,何以祥沒有跟上趟。但,何因病痛之故,在解放戰爭高潮到來之際離開戰場,等他再披掛上陣之時,大戲都唱完了,會不會有人以此說事,亦不可知。何以祥任八兵團參謀長應該是三野時期了,百萬雄師都過江了。參謀長這個職務當年沒有現在這樣的地位,這個職務當年是“準”字號的,也就是準兵團,沒有現在這麼高。何以祥建國後似乎是有些溝溝坎坎,何以祥任過山東軍區參謀長(濟南軍區前身),上世紀60年代又在浙江省軍區任副司令員。直到“四人幫”倒臺後,這才任上海警備區司令員,以後又兼南京軍區副司令,算是多年“委屈”的一種補嘗。網上對何受銜有一個說法,挺有意思的,不代表我的觀點,現在誰再去鑽牛角尖呢,姑妄聽之罷了。
“再比如何以祥被許世友整,何以祥是二方面軍出身,四川人,抗戰期間配合王麓水帶出了一個很能打仗的山東八師,解放戰爭初期,山東八路都不聽陳毅指揮,包括許世友、王建安、宋時輪等,就一個八師堅決擁護陳毅,於是後來陳毅走了,何以祥在許世友手下混,當山東軍區參謀長,就被摁在少將軍銜上。何以祥是華野12個主力縱隊的12個首任司令裡頭軍銜最低的,別人都是上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