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紅衣大炮也賣給林丹汗十幾門,實力不可小視。
反觀皇太極這邊,四萬鐵騎也幾乎套出了後金一半的血本,還有四萬鐵甲軍也是後金最精銳的步軍了,剩下蒙古、漢、朝鮮新組建的八旗軍都是些陪襯,壯大聲勢的,因此真正拿出來的放手拼殺的也就十萬人左右。實力上略勝察哈爾蒙古一籌。
大戰一觸即發!
而青城這邊滿桂忙的不可開交,雖然青城這座塞外名城不就之後將會移交給額璘臣,但關寧鐵騎還需要在此駐紮一段時間,而且這一次攻城,白彥手下幾萬人馬,雖然在守城的時候城牆上死傷不少,但戰鬥畢竟很快就結束,總體傷亡並不是很大,原土默特部地人馬歸順了額璘 臣,而原哈喇慎部的人馬因為害怕額璘臣將來會報復他們。因此想集體遷投靠蘇布地,滿桂得到這個訊息,親自去面見了幾個哈喇慎部的部長臺吉,勸說他們加入大明。同時因為大明對額璘臣部軍隊的限令的緣故,許多蒙古士兵都將放下手中的刀劍,成為普通的牧民。
滿桂以蒙古人的身份趁機丟擲一份加入大明軍隊的誘惑,待遇極其優厚。戰死還有高額的撫卹金,這樣一來吸引了不少蒙古青壯士兵加 入,本來蒙古草原上就是強者為尊信條。他們從來都是追隨強者地腳步前進的。大明勢強。自然就跟著大明後面了。
額璘臣對滿桂這種在蒙古人中大量徵召士兵的做法自然是相當的不滿,但因為自己地軍隊已經到達上限。這個時候又不敢與滿桂鬧翻,因此只能忍氣吞聲的看著滿桂將一批又一批精壯的蒙古勇士招攬至麾下而無可奈何!
一方是有備而來,另一方也有了準備,因此雖然戰前的氣氛是空前緊張,但雙方居然都保持了剋制。
察哈爾蒙古整體實力與後金是相差甚遠,無論在財力還是人力和物力上,察哈爾蒙古與後金拼消耗是拼不起地,但是後金也不可能一下子拿下察哈爾蒙古,林丹汗還是一戰實力的。
皇太極心中有顧慮,他不知道一旦開戰,大明將會持什麼態度,而且白彥臺吉已經滅亡了,沒有這個暗地的盟友幫他牽制住滿桂手下地兩萬關寧鐵騎,這兩萬關寧鐵騎可是在關鍵時候決定戰場勝負地。
而現在他幾乎可以肯定這兩萬關寧鐵騎肯定會介入大金與察哈爾蒙古之間地戰爭,只是在前期還是中期或者後期,皇太極沒有準確的把 握。
其實無論察哈爾蒙古強大還是後金強大都不是大明需要地,最好
他們打給兩敗俱傷,然後大明出面收拾殘局,漁翁得
當然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大明自己不會說出來,後金君臣心裡也有數,林丹嘴裡不說,心裡早就把朱影龍罵開了,雖然他無可避免的要跟皇太極來一仗,但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而且一來就是這麼猛的,幾乎用上自己所有的家底才堪堪抵擋住皇太極的兵鋒,後撤的路又讓人給關了起來,要是仗打不過,以後還得看別人臉色,他心裡別提都憋屈了。
現在唯一可以幫他的也許就是自己的鐵桿盟友漠北蒙古喀爾喀卻圖汗了,收到訊息的卻圖汗安排好部族的事務,正帶著自己手下兩萬人馬星夜趕過來。
就算這兩萬人馬趕到,在兵力上也不過是略佔上風而已,關鍵最後還是要看大明的態度,大明要是站在他這邊,這場戰爭就算打起來,後金也撈不到多少好處,若是大明保持沉默坐山觀虎鬥的話,那可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了。
當然,林丹還是有些底氣的,憑他現在的這些家底,皇太極在他手裡還是討不到什麼好的!
戰爭往往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皇太極雖然率大軍兵臨城下,但一時也沒有做出進攻的打算,雙方似乎都在等,等什麼,時機也好,藉口也好,都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一擊讓對方致命或者遭受重大損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