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的炮艦以及海防艦。這些輕型艦艇,直接行駛到天津市區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眼下除了集中在塘沽海面的日軍海軍艦隊之外,戰前日軍從長江與香港向天津調來了四艘淺水炮艦。其中最大的一艘須磨號炮艦,是日本人在香港繳獲的英國貨。這艘炮艦上裝備了兩座一百五十二毫米艦炮,威力相當的驚人。”
“這些輕型艦艇,對我們攻擊天津會帶來很大威脅的。老總,天津城內可不單單是日本人,還有大量的中國平民。我們投鼠忌器,可日軍並沒有這個顧忌。天津港大部分的碼頭就在天津市區,這幾發一百二十五毫米炮彈落下來,可就是死傷一片。”
“老總,天津與北平的日軍部署態勢不同。北平的日軍主力都在城外,尤其是平西與平北山地。試圖以山地為屏障,遏制住我軍的攻勢。但是天津的日軍主力,就龜縮在天津與塘沽一線,重點就是天津與塘沽兩個城區。攻擊天津我們想不打巷戰,都幾乎不可能。”
“最關鍵的是我們在攻擊天津的時候,屁股後邊還有北平周邊的三個日軍師團,兩個獨立混成旅團的重兵叢集。天津戰役發起期間,我們要拿出多少兵力才能死死的看住北平日軍?一旦稍有不慎,讓這股日軍突出來,那麼無論投入那個方向,都會改變戰役的程序。”
楊震雖說沒有明說,但是他的這番解釋,還是清楚的告訴老總,他並不打算改變自己先圍殲北平周邊敵軍的想法。在整個平津戰場上,還是決定以北平為重點方向。對於天津一線以部分兵力,進行牽制和監視。並派出航空兵,全力封鎖天津港與塘沽港,將敵軍的援軍消滅在海上。
他始終堅持認為,如果將平津戰場的重點改為天津方向,放著北平這麼一大坨日軍,搞不好會弄成顧此失彼的情況。尤其是在北平這個冀中戰場的整個後方重點部位,留著這麼多的日軍,是一個相當大的隱患。
如果能提前解決北平周邊的這三個師團外加兩個獨立混成旅團的日軍,那麼即便山西的日軍第一軍放棄山西全軍東出太行山,日軍從塘沽增援三個師團以上的兵力,那麼自己面對新的敵情也會遊刃有餘。
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
楊震堅持先打北平之敵,還有一個理由他沒有辦法明說。那就是如果先攻擊天津,不僅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且還未必能夠得手不說。一旦天津與塘沽丟失,整個北平的日軍後路就徹底被切斷。
這樣一來,不僅不能對整個戰局起到太大的作用,變相的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而且很容易將北平日軍逼到狗急跳牆的地步。北平的日軍除了無條件投降之外,就只能死打硬拼、做垂死掙扎之外,幾乎是沒有任何的選擇。
而日軍根本就不是那種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之下,會主動繳槍投降的軍隊。天津、塘沽一失,已經失去幾乎所有退路,眼下部署在北平城外的日軍各部,要麼全部收縮排城固城死守,要麼垂死掙扎。這兩個選擇對於楊震來說,都是很難接受的。
同時以楊震對岡村寧次的性格判斷來看,性格上有些陰鬱的岡村寧次,絕對不是那種動不動就玉碎的人。一旦天津與塘沽丟掉,他在第一時間就會將城外的大部分主力,都收縮回北平城,以靜待其他方向的援軍趕到。
如果日軍的真的全部收縮回北平城內,面對日軍這樣的對手,搞不好北平這個千年古都就真的要打爛了。即便圍困又能怎麼樣?一貫死硬的日軍,是絕對不會繳械投降。可北平城內他不產糧食,城內除了日偽軍政人員之外,還有幾百萬的平民。
難道讓這些中國老百姓,也跟著日軍一同陪葬,活活餓死在北平城內?更何況以日軍目前在北平城周邊的兵力來說,按照合圍戰至少三比一的兵力優勢要求。在還要應對其他戰場的情況之下,部隊也很難抽調出太多的兵力,長期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