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未怎麼擔心。在他看來以楊繼財的能力,再加上晉綏軍區和晉察冀部分武裝的配合。在四十一師團突破防線之前,完成搶運裝置的任務,還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在三十二師團加入戰場之後,他的心就一直懸著。無論是晉綏軍區還是晉察冀軍區,現在的精華一個在包頭戰場上,一個在挺進軍之中。剩下的部隊,不是在去年的反掃蕩戰鬥之中損失慘重,就是主力調走留下的地方武裝。可以說能夠起到的作用,並不會太理想。
這些部隊無論是戰鬥力,還是裝備都相當的差。而且這些部隊也習慣了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游擊戰。這種與日軍正規野戰師團硬碰硬的戰鬥,恐怕很難堅持太長的時間。而楊繼財帶領的迂迴部隊,雖說裝備精良,但兵力卻太少。
一下子撲上來兩個日軍師團,對於位於整個風暴核心位置的楊繼財來說,他還能堅持多久,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即便是有關內的部隊配合,但是以一個加強團的兵力,與一個半師團的日軍硬抗,這也是很難做到的。
而楊震更為擔心的不僅僅是部隊能不能安全的撤離,擔心的不僅僅是自己點名的西北鍊鋼廠裝置能不能最終搶運出來。他內心還有一層以他的性格來說,無法說出口的擔憂,那就是對自己這個親弟弟安全上的擔心。
一旦這個親弟弟犧牲,已經失去一個兒子的父母能不能接受的得了。楊震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弟雖說有些內向,但是絕對不是那種怕死的人。在戰局失利、無法突出重圍的,部隊全軍覆滅的情況之下,他絕對不會為了偷生而去當俘虜的。
只是他沒有想到,楊繼財卻就是依靠這些湊到一起的,建制不同的部隊,在縱深還有部分日偽軍的情況之下,硬生生的頂住了日軍一個半師團的圍攻。在日軍的眼皮子底下,將大部分的裝置和工人,都給安全的搶運出來。
這個時候,楊震才發現自己真正的是小看了自己的這個弟弟。不過對於現在的楊震來說,他認為楊繼財既然到了現在還沒有叫苦,那就說明形勢並未一點緩和餘地也沒有。作戰參謀出身的他,不是那種死板著執行任務的人。
能夠以這樣的兵力,與日軍一個半師團抗衡這麼長時間,他楊繼財應該明白進退。如果他還在堅持,也就意味著最後這十幾個小時他還能抗下來。想到這裡楊震心中為這個弟弟的擔心,多少減輕了一些。
但楊震也很清楚,即便是楊繼財所部能堅持最後這十幾個小時。恐怕他指揮的部隊,在這麼多的日軍,如此長的時間圍攻之下,恐怕也要打光了。部隊的損失,楊震固然心疼。但如果能夠搶運出這些裝置和工人,以及未來對整個華北戰局的影響,在楊震看來這個代價還是值得的。
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
聽到老總的這番感慨,楊震笑了笑道:“老總,這你就不要擔心了。我想他不叫苦,是形勢還沒有到那個真正危急的時候。這個幹部我還是瞭解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討價還價的。”
“從眼下太原周邊的敵情態勢來看,日軍第一目的還是解救太原城,然後向北增援大同戰場。至於合圍他們,現在的日軍恐怕還顧不上。日軍現在看攻勢極其猛烈,但真正的目的還是將他們嚇走,而不是要一鼓作氣吃掉他們。”
“否則以三十二師團的兵力和裝備,完全可以在正面攻擊太原東山,而以一部兵力強行向太原城北的陽曲、周家山、黃寨,直至石嶺關一線攻擊前進。而以我軍在陽曲至石嶺關一線不過晉察冀二分割槽兩個小團的兵力,即便依靠有利地形,也是很難長時間守住。”
“他不說話,就說明太原周邊的形勢,還沒有惡化到最後十幾個小時也無法堅持的地步。他堅持在打十幾個小時,應該還是能堅持下來的。更何況我們針對日軍航空兵重新出現在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