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四子王旗到武川一線,是陰山的傳統南北走向的隘口,這一線還有日軍修建的簡易公路可以為我所用。而一旦搶佔武川,那麼剩下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日本人為了控制察西與綏東、綏中,在陰山南北修建了為數不少的公路。從四子王旗到武川一線,雖說公路的質量很次,但是對於我們的坦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相對來說,反倒是歸綏到武川一線,倒是更為困難一些。”
“而這種大範圍的迂迴穿插,也比較符合我們裝甲一師的裝備。T三四坦克在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之下,最大的行程三百七十公里。而T二六坦克最大的行程,也在二百公里以上。雖說在越野的情況之下,最大行程要短了七十公里,但這並不是不能接受的。”
“日軍的主要防禦兵力,現在看基本上都在大青山以南、以東地區,而其在大青山以北,整體防禦態勢還是比較薄弱的。如果我們選擇大青山以北地帶作為主要突破口的,那麼我們的整體推進速度會相當的快。”
“另外,晉綏軍區在大青山的遊擊支隊,雖然因為實力所限無法配合我們作戰。但是有他們在那一帶活動,就相當於給我們安裝了一雙眼睛。大青山的各個南北通行隘口,敵軍的布放兵力,至少我們也能掌握一個大概。”
“還有,中央已經從活動在大青山遊擊支隊中,抽調一批得力的,對那裡地形比較熟悉的幹部返回延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批人下個月就會抵達延安。等這批人到了我們這裡,你們就相當於有了活地圖。”
“最關鍵的是,不僅僅是日軍,甚至還包括這世界上所有的軍隊,現在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為。那就是坦克根本無法在山區作戰,尤其是陰山大青山段這麼一道相對險峻一些的山地。日軍根本就不會認為我們會利用坦克,從這裡作為突破口。”
“所以他們的防線,基本上都部署在化德一線以東丘陵與山地之內,以及化德以南的丘陵地帶。正面防線的選擇上,也是部署在有利於日軍防禦的草原與山地結合地帶的明安旗境內。其整體防禦部署,基本上都是沿著陰山山脈向東延伸走向,以及察東的丘陵、山地。”
“他們這麼做就是認為我軍的坦克叢集,是根本無法橫穿陰山山脈。即便是搶佔了綏北,也無法突破陰山山脈。而綏北都是草原、荒漠,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區。人煙稀少不說,境內無常年有水河流,便是連飲用水都很困難。”
“即便丟給我們,對於他們來說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至少不會傷筋動骨。他們完全可以依託陰山山脈,重新形成一條完成的防禦地帶。還可以拉長我們的補給線,給他們隨時的反擊切斷我軍在綏遠地區部隊的後方創超條件。”
“而如果單純的依靠對地形要求少的步兵,我們也就相當於將戰場的主動權交到了他們的手中。他們可以利用機動防禦,來彌補兵力上的不足。從日軍目前在察東佈防的態勢來看,他們集中了那麼多的汽車中隊,絕對不是隻為了解決補給。”
“觀點過於守舊的日軍這種認識,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意味著如果我軍選擇從西北方向突破陰山山脈赴敵背後,就會達成最大的戰役突然性。這是不是要比你從正面以及淺縱深,一點點的硬啃要好的多?同時付出的代價,也要小的多。”
“至於搭載摩托化步兵師的那些汽車,如果實在無法通行,可以留下一定的部隊保護,先放在四子王旗一線。以一部分步兵搭載坦克,一部步兵隨後跟上。我們的坦克,尤其是那九十輛T三四坦克,搭載一些步兵和物資還是足夠的。”
“老陳,你的擔心我明白。但是我們對於戰術的研究,要更多的考慮儘可能的發揮我們手中裝備的所有長處。坦克的優勢,並不單單是在正面掩護步兵發起攻擊。而這種武器最大的優點,也不單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