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做過試驗,這種坦克在相對平緩一些的丘陵地帶,甚至可以直接開上山。但這關鍵需要我們有可靠的嚮導,至少要對茂明安旗橫穿大青山至河套平原之間的山區地形比較瞭解。”
“那裡的地形,我不是很瞭解。但是從地圖上看,整個包頭周邊的大青山區,是整個陰山山脈最險峻的部分。沒有一個可靠的嚮導,我們很難短時間之內穿越整個大青山的。不過古代遊牧民族的騎兵既然能夠多次越過陰山南下,我想山中肯定會有一些古道的。”
“即便裝甲部隊無法穿越,但是騎兵卻是應該沒有問題。這樣,我們完全可以避實就虛突然南下。一號,如果我們在搶佔茂明安、達爾罕兩旗,完全可以集中一部騎兵橫穿陰山快速南下。”
“而南線我軍一旦抵達豐鎮、涼城之間,日軍駐包頭的騎兵集團勢必會收縮回歸綏。以防止被我們將其與蒙疆軍的主力分割,同時也為了保住更加重要的歸綏。因為一旦歸綏有失,那麼他們孤懸包頭將無任何意義不說,還處於孤軍作戰的態勢。除非是日軍高層發了瘋,才會在我軍發起攻擊之後,將這個騎兵叢集繼續放在包頭一線。”
“一旦我軍以一部兵力向歸綏發起攻擊,那麼這個騎兵集團只有三個選擇。一是在歸綏周邊與我軍決戰搶佔,但無論從兵力還是裝備的對比上來看,這個選擇對日軍來說很不合適。除了日軍指揮官發瘋了,否則他們很難會這麼選擇。”
“第二就是全軍立即撤出歸綏,向大同、豐鎮方向撤退,以便與晉北敵軍靠攏。其實如果日軍騎兵集團這麼選擇,是最符合我軍目前條件的。在野戰之中,給他們在大的能力,也不會是我騎兵坦克叢集的對手。”
“如果我們騎兵叢集可以橫穿陰山南下,甚至可以對其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勢。我們完全可以集中優勢的兵力,在運動之中一口吃掉這個騎兵叢集。徹底的掃除包頭與歸綏之間,這股日軍最大的機動兵力。”
“第三就是最讓我們頭疼的選擇,那就是死守歸綏。如果是我擔任指揮員,那麼這一點是我最擔心的。歸綏雖說北面和東面背靠大青山,但是南面和西面卻是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的土默特平原。但是打攻堅戰,對我軍來說卻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我倒不是擔心別的,就是有些擔心歸綏雖說不大,但是也是整個綏遠地區最重要城鎮。究竟會有多少百姓,我們目前還不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人口絕對不會太少,至少十幾萬應該是有的。”
“不使用炮火攻城,像這次通遼之戰,我軍會付出重大傷亡不說,還要耽誤大量的寶貴時間。而一旦使用炮火攻城,不單單是我們的炮兵在複雜地形下的遠距離機動,能不能跟上突擊部隊的問題,還有其中的誤傷問題。”
“更為複雜的是那裡是蒙漢雜居,蒙古人佔了相當一部分的人口數量,形勢要複雜的多。如果我們搞出百姓太大的傷亡,不僅會引起****,還會給日偽軍以挑撥的藉口。那樣我們就是佔領的綏東,未來的麻煩也會相當的大。”
“蒙古族群眾大多不識字,封建迷信思想又很嚴重。一旦日偽軍利用歸綏戰鬥之中給百姓帶來的傷亡,從中挑撥離間,一號那是要出大亂子的。這人心一旦變了,再想挽回我們就要付出多少努力。”
“一號,前一階段王光宇迂迴林西一路上為了湊集木料架橋強拆,引發的後續影響到現在還未能解決。總指揮現在還在西滿親自坐鎮,在挽回影響和損失。前車之鑑,我們不可不防。”
“不過如果我們的騎兵叢集如果可以選擇從茂明安和達爾罕旗,橫穿陰山山脈南下,那麼我們可以集中重兵對付歸綏的這個日軍騎兵集團。只要打掉這個騎兵集團,整個綏東、晉北的戰場,就成了一盤活棋。”
“至於包頭,我看我們不如以靜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