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
狄烈為全軍最高指揮,同時兼任第一野戰軍軍長,轄第一、第二、第三整編師。二、三野軍長暫缺,全軍統一由新設之天誅軍大本營指揮。
狄烈不再兼任第一整編師師長之職,接替這個職位的,是第一混成旅旅長楊再興。
五個整編師(甲級師)師長如下:
第一整編師師長:楊再興(兼第一混成旅旅長)。
第二整編師師長:何元慶(兼第四混成旅旅長)。
第三整編師師長:張立(兼第七混成旅旅長)。
第四整編師師長:關忠勇(兼第十混成旅旅長)。
第五整編師師長:釋智和(兼第十三混成旅旅長)》
以上五個整編師,每個師轄三個混成旅,共十五個混成旅,合計五萬五千餘人。
三個常規師(乙級師),分別是楊奮的補充師、張榮的天波水師、關勝的渤海師。每個師轄兩個旅,三師合計兩萬人。
兩個獨立師(乙級師),分別是傅選的白馬師(加入了大量原河北義軍擴充而成)、趙邦傑的五馬師。每個師轄兩個獨立旅,兩師合計一萬五千餘人。
此外還有一些獨立部隊,如劉澤的浮山旅、女兵三大營、分佈於天樞城各州縣衙役及地方軍隊,林林總總,也有近萬人。
擴軍之後,調整佈防如下:東面,以劉澤之浮山旅三千兵馬,駐守井陘關,出兵控制井陘口三寨:甘泉寨、王家谷寨、小作口寨。此三寨不失,則井陘關無憂。而奈何關,依然由經過戰火淬練之天驕營駐守。
北面,以關忠勇第四整編師陳兵天門關,待時機許可,即攻入忻州、憲州、代州、寧化軍與岢嵐軍,將河東以北整體拿下。
西面,是友軍晉寧軍與折家軍,可佈置少許兵力於定胡城即可。
楊奮的補充師依舊駐守平定、樂平;五馬師一旅,駐守遼州;白馬師與五馬師二旅。分別移駐主力師原駐守之汾州與石州,並隨時做好接管主力師打下新地盤的準備。
最後,是釋智和的第五整編師,坐鎮太原,居中策應,隨時應對各個方向所發生的意外情況,並給予增援。
而狄烈,將親率第一野戰軍所轄之第一、二、三整編師、獵兵營、警衛營、舟橋營,合計十旅,近四萬人馬。橫掃河東以南。挺進關中。
……
七月初,稻麥半熟,烈日炎炎,例來開戰。都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在江南痛擊宋軍的兀朮大軍。雖然佔盡優勢。又跨過最大障礙天險之長江,但就是因為金人不耐熱戰,加上江南水網密佈。走個數十里就要找船過渡,走上百餘里就要搭建浮橋,挺進速度那叫一個慢,戰果自然談不上豐碩。
而狄烈偏偏就在這個時候,發動南線作戰,四萬大軍,全面出擊。
面對鋪天蓋地殺來的天誅大軍,河東南線各州縣金軍幾乎沒有像樣的抵抗,或直接棄城、或一觸即潰、或望風而逃。整個河東南線,到處都是金軍潰兵的倉皇身影。
短短半月,天誅大軍分別從太原、石州、汾州三個方向出擊,一路摧枯拉朽,以跑步前進的姿態,秋風掃落葉般,連下隰州、晉州、慈州、絳州、澤州及威勝軍,幾乎奪取整個河東。只留下一個隆德府,四面受敵,心驚膽戰。
隆德府,地形險要,壺關更是天下險。金軍在此佈置的兵力較多,達五千人,若強行攻打,代價不小,而且,容易刺激金東路大軍——一旦失去隆德府,金東路軍整個後背將暴露於天誅軍槍口下,隨時會被天誅軍或攔腰斬切,或直接抄底後路,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故此,天誅軍大本營總參謀部經過再三推演,決定暫不進攻隆德府,以免過度刺激金東路軍,平添變數。
天誅軍的七月攻勢,看上去動靜挺大,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