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手中的金盃不止一件,但沒有一件能跟金甌永固杯相提並論。
金甌永固杯的價值並不只是因為稀少,重點是,這是皇帝御用的酒杯。
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對“金甌永固杯”的製作十分重視。
不僅要領用內庫的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在製作過程中的每道工序之前都要先精細地畫圖樣呈覽,經皇帝過目批准後才能承做。
製作過程中又再三修改,直至皇帝十分滿意方可。
杯子從設計圖樣到製作各個過程經過了反覆上呈御覽並修改。
皇帝如此重視的酒杯,定然有大用處。
從雍正皇帝開始,每年的大年初一都要舉行開筆儀式,又稱之為試筆。
到乾隆皇帝時定為典制,以後歷代皇帝敬守成例,遵行不違。
子時一到,新年伊始,在一片爆竹聲中,皇帝坐在養心殿東暖閣西南角一個題為“明窗”的小隔間中。
乾隆爺親手點燃名為“玉燭長調”的蠟臺,向案上刻“金甌永固”字樣的金盃中注入屠蘇酒。
然後用一支管上鐫刻著“萬年青”的毛筆先蘸朱墨書寫幾句諸如“天下太平”、“福壽長春”之類的吉祥語,然後再瀏覽呈進的新年曆書。
有時,皇帝還會做一首關於元旦試筆的詩,大都描述玉燭金甌旁,天子敬迎新禧,祈求政和事成、社稷永保、一統萬年。
開筆儀式過後,皇帝親手一一整理好,命內府收藏,待來年元旦再用。
皇帝老爺子一年都只用一次,可想而知有多麼大的意義了。
金盃收好,就只剩下最後一隻大箱子。
這隻箱子長一米五,寬一米,高度達到七十公分,重量超過兩百斤。
下飛機的時候,陸飛就對這隻箱子重點照顧,親自跟朱天寶二人合力,將它穩穩的抬了上來。
這麼大的箱子,這麼重的分量,被陸飛寄予厚望。
特別是之前兩個箱子的寶貝都那麼牛逼,這讓陸飛對立面的物件兒就更加期待了。
開啟木質包裝箱,拿掉兩層保護泡沫,看清楚裡面的東西,陸飛驚叫出聲。
“臥槽!”
“這是銅禁?”
“太漂亮了!”
銅禁中“禁”字有禁戒飲酒之意。
由於周朝人親眼目睹了商王朝的滅亡,他們認為夏、商兩代滅亡的原因之一在於嗜酒無度。
因而將承放酒杯的案臺稱為“禁”。
周朝還發布了神州最早的禁酒令《酒誥。
其中規定王公諸侯不準非禮飲酒,只有祭祀時方能飲酒。
民眾聚飲,押解京城處以死刑。
不照禁令行事執法者同樣治以死罪。
這件銅禁為典型的春秋風格。
禁長一米出頭、通長一米三、禁寬四十八公分、通寬七十公分、禁高十五公分、通高三十公分,整體呈長方形。
十二條龍形附獸昂首鼓腹翹尾,頭頂的冠飾與兩旁的角飾都是浮雕透孔雲紋,獸尾插著尾花。
獸首面對禁面張嘴吐舌,舌頭翻卷著至於禁面上邊,其狀像是眼睛在盯著禁上的美酒,垂涎欲滴。
禁底有十二個龍形獸支撐著禁身,挺胸凹腰。
雲紋銅禁由禁體、十二條龍形附獸、十二條龍形座獸三部分組成。
禁體由禁面及四周側壁組成,壁厚不足五公分,中空。
在銅禁不足五公分的厚度中,就有五層結構。
第五層由特粗直銅梗組成口字型。
第四層細銅梗,一端附著在第五層口字型銅梗上,平伸後彎曲向上或者向,上分叉後支撐第三層銅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