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簿夾層做的相當高明,可謂是費盡心思。
可是在陸飛面前,這點兒小伎倆還完全不夠看。
用溼毛巾將封面陰溼,這一步是為了防止封裱的時候被膠水粘連。
要是那樣,勉強剝開很容易把上面的字型弄壞。
陰溼之後,陸飛又稍作等待,確保萬無一失,這才用小刀進行剝離。
澄心堂紙,陸飛都能剖開六層。
這種裝裱的夾層,對陸飛來說簡直是輕而易舉。
一根菸兒功夫,費盡心思製作的夾層就被陸飛剝離開來。
裡面的紙張不算大,比煙盒稍微大了一點點。
紙張同為澄心堂紙,顏色暗黃。
從氧化的程度來分析,應該是明朝晚期的紙張。
這一面應該是背面,沒有任何字型。
陸飛把封面反過來,再次如法炮製進行剝離。
兩分鐘後,暗黃色的澄心堂紙完整的剝離開來。
用鑷子牽住紙張的一角,把這張紙翻了過來。
當看清楚上面的畫面的時候,陸飛霍然站起驚叫出聲。
“活見鬼!”
“這怎麼可能?”
能讓陸飛如此失態的情況不多,但這次,陸飛卻是控制不住自己了。
因為紙張上畫的東西,實在太邪性了。
這上邊的圖案,陸飛曾經見過。
臥牛松,迴天觀。
這上邊的圖案,幾乎跟十龍寶璽中的影像如出一轍。
只不過這個是實體畫,畫面比影像要更為清晰。
而且標註的藏寶位置都是一模一樣。
只不過寶璽影像中是一個紅點兒,而這張圖上,標註的是一面迎風招展的大旗。
大旗上赫然寫著兩個楷書繁體大字“廠衛。”
噝——
廠衛?
張獻忠寶藏?
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絡嗎?
廠衛是明朝晚期的一個特務機構,由錦衣衛和西廠合併而成。
永樂十八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的新官署。
命所寵信宦官擔任首領,建立東廠還有監視錦衣衛的意圖。
東廠建立更深的背景是明代加強中央集權。
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揮,後來統轄權移到宦官手裡,其權力在錦衣衛之上。
成化十三年春正月,明憲宗增設西廠,用太監汪直為提督。
其為員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
這個機構"不特刺奸之權,薰灼中外,並東廠官校,亦得稽察"。
其後雖因內閣大學士的"諫阻而罷",但至武宗時"西廠復設",形成東西"兩廠對峙"的局面。
更有甚者,未幾又設立"內行廠",以大宦官"劉瑾躬自領之",東廠、西廠皆受監臨,"邏卒四出,天下騷然"。
明朝後期,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封建專制的皇權面臨嚴重危機,明熹宗重用宦官魏忠賢,把神州歷史上的宦官專權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魏忠賢在宮內選會武藝的宦官組成一支萬人武裝隊伍,作為羽翼;在外收羅齊楚浙黨為主的官吏作義子走卒,人稱"閹黨"。
這就是廠衛的前身。
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將有田爾耕等"五彪",還有"十孩兒"、"四十孫"等,"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徧置死黨"。
秉筆批紅,掌握朝政,從首輔至百僚,都由他任意升遷削奪。
他握有軍權,可隨意任免督、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