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則被北山的浙匪軍阻隔無法渡江赴援,只有湖北一部、江西一部兩支人數不多的援軍和浙江、福建部分臨時徵招的軍兵到達江寧守衛。但這些小規模增援根本無法扭轉整個戰爭局面。因為浙匪的人數增長速度實在太過誇張。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浙匪的總兵力竟然已達到五十多萬,接近六十萬,對外更是號稱大軍百萬!而反觀中央軍,卻是越打越少,現在整個蘇皖浙三省戰場的中央軍總兵力已經只剩二十萬左右。然而在這麼危急的時刻,中央朝廷居然還在一整天一整天的爭論究竟要不要將老軍戶重新徵召入伍而南下平叛,好容易定下來徵召了,又在花多少錢來徵召上鬥了個不亦樂乎,結果兩個月過去,所謂的徵召老兵南下還是句空話,一個人都沒徵召起來。
曹睿無法,只能命主張分兵進擊的激進派張峻率軍出擊浙匪軍外圍防線,但沒能打通。幾天之後,又命淮北的江松等人率兵從揚州出兵打通援救江寧的通道,兩軍在揚子橋激戰,大魏中央軍死傷萬餘人,江松只帶數騎逃回揚州。為確保江寧外圍不失,曹睿組織焦山之戰。張峻約江寧都指揮使張和率兵出鎮江,以圖控制長江南岸,揚州江松再次出兵瓜洲,從江北配合,自己率水師陳兵鎮江以東的焦山江面,約定三路俱進,與浙匪軍決戰。
但揚州的中央軍江松部沒有按時趕到,鎮江的張和乾脆拒不發兵,使張峻孤軍深入。浙匪軍大將、原青龍教青龍**隱龍以及朱雀、玄武兩**在內的三大**在石公山居高臨下指揮戰鬥,命麾下勇將沿長江北岸繞至中央軍軍背後,又有兩軍從焦山左右兩邊進擊,青龍教大令趙廣直衝魏軍中央軍大陣。浙匪軍乘風放火箭,魏軍船隻紛紛起火,陣勢頓時大亂,此戰魏師全軍覆沒,損失戰艦700餘艘。焦山之敗,大魏江寧外圍主力軍隊損失殆盡,江寧已然成為一座孤城,若無援軍抵達,破城指日可待了。
又過半月,青龍教主歐陽睿見時機已到,最後下定攻破江寧之決心,命其子少教主歐陽錯率領浙匪軍主力直逼江寧。
歐陽錯受命後,召集進攻將領部署方略,確定了分諸軍為三道,會於江寧的作戰部署。是月,歐陽錯分兵三路會攻江寧,西路由左使領兵,率領一部分浙匪軍主力出杭州,向溧陽、獨松關進軍;東路由青龍**隱龍率水師沿江入海,向海鹽、澉浦進軍;中路歐陽錯自領諸軍,率水陸兩軍出蘇州,向常州、鎮江進軍。
西路軍主帥一路西進,直趨溧陽,遭到大魏中央軍守軍的抵抗,結果大魏軍損兵折將,殘部西撤。浙匪軍乘勝追擊,在溧陽西南銀林東壩再次打敗大魏軍。浙匪軍在追擊途中受到大魏湖北趕來的援軍的阻擊,雙方展開激戰,後來浙匪軍派青龍教死士衝殺,大魏軍抵擋不住,突圍北逃。
溧陽之戰,大魏軍損失將校110餘人,士卒近四萬人,傷亡慘重。西路軍於當月下旬逼進通往江寧的要隘獨松關,大魏守將張敢率兵南下阻擊浙匪軍,與浙匪軍騎兵交戰。大魏軍雖是精兵強將,但只有一個衛五千六百人,而且都是步兵,雖然奮勇衝殺,但卻難以阻擋人數眾多而且有著青龍教弟子組成精幹力量的浙匪軍主力,終於被擊潰,主將張敢被殺,士兵死傷3000餘人,其餘潰散,浙匪控制了江寧的南大門。
中路軍歐陽錯率兵進攻常州,常州是拱衛江寧的前陣,是浙匪軍整個攻取江寧計劃的關鍵,歐陽錯派兵擊潰大魏增援部隊後,親自指揮攻城。浙匪軍在城南筑高臺,把土炮放在臺上向城內猛轟,又用火箭射入城中,常州城內一片火海。歐陽錯命浙匪軍架雲梯、繩橋攻城,浙匪軍攻入城內。常州守將姚石率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