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孫堅持要回府侍奉母親時,皇帝並沒有再阻攔,很大方的讓他走了,並讓他帶幾個太醫回去。
除了給他治傷的主治太醫,李安只點名要了王太醫及他的助手兼兒子小王太醫。
李安笑嘻嘻的對皇帝道:“皇爺爺,您就給孫兒一個恩典,把王太醫和小王太醫送給我吧。”
王太醫和小王太醫都擅長婦科,李安此舉是為何大家心知肚明,皇帝也很喜歡他的孝順,瞥了他一眼道:“送你是不可能的,小心王太醫怪你壞了他的前程,不過在太子妃生產前讓他們住進太子府可以,等他們伺候你母親生產後再回宮吧。”
李安高興的謝恩,高高興興地帶著王太醫父子倆回太子府。
小王太醫留在太子府,以應付宮裡來的人,而王太醫則帶著他的另兩個學生前往瓊州。
在啟程前,太子府,韋家,陶家,甚至彭育都送來了不少藥材,王太醫還見到了顧景雲和黎寶璐。
等王太醫從顧景雲的書房出來時他便對黎寶璐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禮,道:“黎院使曾是我的上官,於我有提攜之恩,沒想到此生還能見到黎院使的後人。”
黎寶璐避開,笑道:“王太醫言重了,您若是沒真才實學,我祖父也不會提攜您的,作為院使,為太醫院選拔人才本就是他的責任。”
話雖如此,王太醫還是結結實實地給黎寶璐行了一個揖禮,不為其他,只為她肯把黎家的隗寶給他看,便是讓他下跪磕頭也值得。
黎博的年紀其實比他還要小,但他卻能年紀輕輕當上院使,除了黎家在杏林中的聲望外,還因為他高超的醫術。
黎博是太醫院裡少有的全能型人才,幾乎什麼病症他都有不屬於專科太醫的見解,而在婦科與兒科上,他尤其厲害。
他是杏林中公認的婦科及兒科第一人,宮中經他的手生產的嬪妃及皇子皇女全部存活,當年六皇子一再斷絕唿吸,全靠他一手妙術起死回生,甚至驚動了皇帝,讓蘭貴妃不得不收手留六皇子一條命。
只可惜他救了六皇子,卻沒能救自己。
聽說黎博已逝,王太醫唏噓不已,不過很快他就沉浸在可以一觀黎家醫書的興奮中。
王太醫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飛到瓊州。
顧景雲站在窗前看黎寶璐關上大門回來便冷笑道:“我已寫信給舅舅,只讓他看祖父的手稿。”
黎寶璐一愣,問道:“為什麼?”
前兒不是說的是醫書嗎?
“因為我不喜歡他。”顧景雲的理由粗暴而直接。
黎寶璐噎了一下才道:“不是醫書他不會生氣嗎?”
“我們有說過要把黎家代先祖寫的醫書給他看嗎?”
黎寶璐搖頭。
“祖父的手稿整理後便是一本可以流傳百世的醫書,給他瞄一眼已是很大的恩惠了。”顧景雲不喜歡王太醫那雙在聽到寶璐身份後迸射出亮光的眼睛,所以他才臨時改了主意。
當然,這些細枝末節就不用告訴寶璐了,他從桌上拿起一把摺扇,問道:“我能出門了嗎?”
“你想去幹嘛?”
“逛書店,去酒樓吃飯。”顧景雲抿了抿嘴道:“我覺得你的廚藝可以再進步一點。”
“沒關係,不是還有你嗎,我更喜歡洗菜切菜。”
顧景雲滿臉無奈,“那我們要去菜市場?”
“不了,還是先去酒樓吧,你還傷著呢,總不能讓人說我虐待傷患。”
顧景雲休息了六天,期間又針灸了一次,雖然還不能做劇烈運動,但慢慢地走一段路還是沒問題的。
而他們租的房子就在一片書院之間,這裡全是私人辦的書院,學習氛圍濃厚,且來往人群簡單,安全很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