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養一狼,孤不取,倒不若虛留百濟之地以為二狼竟食之場所,我大唐從旁制衡,當可從容應對,又何樂而不為哉?”
李、薛二將一聽登時有些子傻了眼——先前李貞在酒席上答應高任武之事,李、薛二將皆以為李貞不過是虛應其事地隨口說說罷了,可聽李貞這麼一說,竟然要成了真,二將心裡頭可就有些子不是滋味了,尤其是費盡千辛萬苦才滅了百濟的薛萬徹更是有所不甘,也沒管李績在一旁偷偷地使眼色,粗著脖子便嚷道:“殿下,百濟之地雖小,卻是我大唐所滅,如何能輕易拱手讓人,末將不服。”
薛萬徹這一聲不服一出,可把李績給嚇了一大跳,要知道李貞可不是待下寬厚無比的李世民,心狠手黑著呢,真要是讓李貞發了火,那薛萬徹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雖說李績與薛萬徹並無太多的私交,可也不希望這麼位大將就此折了,忙站將出來道:“殿下,薛將軍此番攻破百濟,實是勞苦功高,老臣也以為百濟乃是三軍將士用命破敵之所得,若是輕易讓出,恐傷軍心,還望殿下三思。”
面對著兩位大將的直言,李貞並沒有生氣,因為李貞很清楚,之所以會如此,只不過是雙方所站的高度不同,著眼點不同之結果罷了——二將考慮的只是開拓疆土,而李貞則考慮的是長治久安——眼下大唐軍威赫赫,戰無不勝,取西域、平薛延陀,佔遼東,大唐的疆土已是龐然大物矣,可說到治理,則八字尚未有一撇,不說新收之地治理極難,便是關中也尚是隱患重重,李貞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已經不是繼續再開疆闢壤,而是如何改革內政,不單是軍制改革,政體上也得完善,還有改善民生等諸多大事,在諸般事宜未妥之前,實不願再有戰事發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場滅高句麗之仗既是一場軍事仗,又是一場政治仗,但凡能穩住周邊綏靖,李貞還真不將百濟那麼點地盤放在眼中的,這一切李貞心裡頭有數得很,然,箇中緣由卻無法跟旁人詳細分說,即便是對納隆等兩大謀士都不能說得太白,又何況是李、薛二將,只不過面對著兩位軍中大佬的反彈,李貞卻也不能坐視不理,這便微微一皺眉頭,斟酌了下語氣道:“二位愛卿有所不知,孤已得到可靠之訊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已病重在床,其孫芒松芒贊將繼大位,然其年幼,孤料定吐蕃大權必落在大相祿東贊手中,其人野心勃勃,必當與我大唐交惡,是時,必惡戰連連,孤以為吐蕃養精蓄銳多年,兵強馬壯,一旦戰事大起,恐非朝夕可定者,今若遼東不寧,西北再亂,我大唐恐難兩頭兼顧矣,且孤以為吐蕃乃是大敵,高句麗不過草寇耳,且容其存,用之以牽制金春秋亦無不可,二位愛卿須得體諒孤之苦心。”
李貞這麼一番長篇大論下來,二將皆聽得有些子發懵了,可再細細一想李貞所言似乎不無道理,二將心中的不甘之意也就此漸漸地平了下去,尤其是薛萬徹,一想起先前竟然當面頂撞了李貞,心頭不禁有些子忐忑,忙表態道:“殿下放心,倘若吐蕃膽敢造亂,末將願率軍蕩平之!”
對於薛萬徹的耿直,李貞心裡頭有數,雖明知其與吳王李恪一向交好,可也實不願降罪於其,此時面對著薛萬徹的表忠,李貞笑著點了點頭道:“好,薛愛卿能有此心,孤甚慰之,倘若邊關有事,孤自當重用於爾。”
“謝殿下!”薛萬徹一聽李貞這話,心頭懸著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趕緊語帶雙關的謝了一聲。
“嗯。”儘管李貞麾下不缺能征慣戰之大將,可能得龍無敵書屋薛萬徹這員重將的表忠,卻也還是件可喜之事,李貞這便笑著頷了下首,而後再次將話題轉回瞭如今的戰事上:“今夜城中之敵必來夜襲,孤若是料得不差,攻的該是新羅大營,其用意除了挫我軍之銳氣外,也不凡激我軍即刻撲城之意,敵之將來,孤以為該當如此……,爾等以為如何?”
聽完了李貞的部署,李、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