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來的唐軍騎兵分成了兩部,由燕十八率前軍向前逼近敵陣,而程名振則率部押後,以為救援,須臾,敵對雙方各自列於道中,一場硬碰硬的野戰即將打響……
採集( )
第五百二十章 會師安市城(下)
燕十八是個很傲氣的人物,當然,他也有著可以自傲的資本,三十不到的大將軍,滿大唐獨一份兒,雖說其中有著靠李貞提攜的成分在,然則他本人身經百戰卻也是不爭之事實,至少到目前為止,燕十八還從來沒嘗過敗戰是啥滋味,更遑論其一身的武藝在名將濟濟的大唐軍中亦屬楚翹之輩,自是不怎麼將對面那些甲冑都不全的高句麗軍放在心上,只不過燕十八也沒狂妄到不顧自身長途奔襲的疲憊立馬發動猛攻的地步,恰恰相反,雙方剛對上面,燕十八便下了道頗有意思的命令——全軍下馬。
燕十八手下這支唐軍鐵騎並非京師南衙軍,而是幽州騎兵,此軍常年駐守邊關,在薛延陀不曾覆滅之際,這支鐵騎可是沒少與薛延陀騎兵發生摩擦,不但參與過前兩次的徵高句麗之戰,更曾是平滅薛延陀汗國的主力軍之一,其戰鬥力比之京師南衙軍來還要強上一籌,便是與安西鐵騎相比,也不見得差到哪去,此時一聽燕十八下了令,全軍上下竟無一人發出疑問,整整齊齊地翻身下馬,各自牽馬而立,默默無言地注視著前方三百餘步外的高句麗軍陣,一股子肅殺之氣在戰場上空激盪徘徊不已。
眼瞅著唐軍不但沒有發動突襲,反倒全都下了馬,當道列陣的高句麗軍中立時起了些騷動,絕大多數官兵都不明白唐軍此舉的用意何在,一時間議論之聲油然而起,原本整齊的陣列自是出現了些微瀾,一眾高句麗官兵的眼光都不約而同地瞄向了在陣列後方壓陣的自家主將楊乾吾。
旁人不清楚唐軍的用意何在,可楊乾吾卻是有些個看明白了——唐軍一路奔襲而來,馬力早疲,不耐久戰,一鼓作氣發動衝擊固然爽快,可一旦要是無法就此擊破高句麗軍陣,則勢必因戰馬無力而陷入困境,若是就此歇馬,而後再戰,則要穩妥得多——左右高句麗軍大部分是步兵,機動性上遠不及唐軍騎兵來得靈動,守可以,出擊卻難,唐軍既不怕高句麗趁機發動攻擊,也不怕高句麗軍趁機逃走。
看明白歸看明白,楊乾吾卻拿唐軍一點辦法都沒有——此前楊乾吾一心只想擋住唐軍,排出的是個烏龜陣,所有的騎兵全都列在了陣後,雖說能透過變陣派出騎兵前去襲擾唐軍,可卻又怕臨時變陣導致整個陣型不穩,一旦被唐軍加以利用,不免有全盤崩潰的危險,故此,儘管楊乾吾很想率騎兵上前幹唐軍一傢伙,可到了底兒還是強自忍下了衝動,喝叱著手下諸將約束眾軍,保持好陣型。
燕十八之所以臨戰下令全軍下馬,除了是養馬力之外,更多的是在試探高句麗軍的反應,看楊乾吾會不會就此變陣出擊,一旦楊乾吾真的動了,那燕十八完全可以利用己方全是騎兵的優勢,抓住高句麗軍變陣的疏漏之處發動猛攻,從而一舉擊潰其部,可惜的是楊乾吾並沒有輕舉妄動,等了一刻多鐘之後,燕十八估摸著楊乾吾是徹底不會出動了,也就懶得再多等,無所謂地聳了下肩頭,派人將甲營校尉劉大海叫了來。
劉大海乃是當年戰死在安市城頭的悍將劉鐵濤之親弟弟,雖說遠不及其兄長那般彪悍,可一身武藝也頗為了得,前番程名振經略遼東之時,一心想報兄長血仇的劉大海就曾多次活動,想要調到程名振手下,也好多殺些高句麗狗賊,只可惜李大亮不捨得放人,這才沒有成行,此番出征,又是始終跟著中軍�